摘要: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农村青年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比较高的认同度,但对理论的知晓度一般,呈现理性认同与朴素认同交织的特点。网络、微信、影视和书籍是农村青年获取理论信息的主要渠道。农村青年对党和政府宣传、报纸、内部文件、书籍、讲座等传统正式载体比较信任,对网络新媒体并不信任。农村青年对社会实践活动、树立正面典型人物和党团组织开展的学习活动的有效性评价最高,对日常生活、理论培训和自主学习活动的效果评价较差。农村青年生活满意度、生活态度、人生目标、政治观的积极度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知晓度、认同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领导干部公信力、社会环境、个人对理论的兴趣、宣传教育方法和网络信息是影响农村青年理论武装效果的主要因素。进一步优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路径,应提高农村党组织的意识形态领导能力,完善农村青年理论武装工作制度,将理论内容与推进乡村振兴实践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农村特色的理论武装载体,提高理论武装方法的针对性。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农村青年;乡村振兴;意识形态工作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492(2022)08-0112-13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农村青年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先锋力量。习近平勉励农村青年说:“广大农村青年要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展现现代农民新形象。”“火热的青春,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农村青年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同和践行直接关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程和发展走向。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为此,课题组采取返乡调查的方式,在湖南省宁乡市花明楼镇、河南省西峡县五里桥镇、河南省封丘县潘店镇、山西省壶关县百尺镇等农村青年中随机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16份,回收率89.5%。运用SPSS统计软件,问卷可靠性统计量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929,采取主成分分析法和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法,分别进行因子的提取和分析,基于特征值大于1的标准,各个因素均提取1个因子,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据此,课题组针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农村青年路径开展专题分析。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农村青年路径现状
(一)农村青年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和评价
农村青年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一定的了解,但了解程度并不高。课题组采取里克特等级量化标尺,列出需要考察的观点,让农村青年从“不了解”“不太了解”“一般”“比较了解”和“非常了解”5个选项中进行评价,以选择“非常了解+比较了解”的百分比总和作为衡量“知晓度”指标,按照1—5分的计分法,取其均值作为评价“知晓值”的指标。由表1可知,农村青年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知晓度为38.7%,知晓值为3.25,处于一般了解的程度。农村青年对中国梦、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带领人民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理论内容知晓度最高,而对新发展理念、党的建设、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及工作方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知晓度相对较低。因此,农村青年对与自身生活更为密切的社会建设和美好生活追求领域的理论知晓度高于经济、政治和外交领域的理论。
表1 农村青年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知晓度和认同度 单位:%,分
农村青年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同度比较高,呈现理性认同与朴素认同交织的特点。农村青年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总体认同度为62.2%,认同值为3.76,显著高于理论知晓度。农村青年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的认同度最高,具有对与追求美好生活密切相关的理论的朴素认同倾向。
农村青年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一定的心理归属、情感喜爱和价值信仰,但基础并不牢固。如表2所示,农村青年中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比较喜欢的占43.5%,对其有较高亲近感和心理归属感的占46.7%,将其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的占42.0%,将其贯彻落实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占35.7%,对其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的占43.0%。可见,农村青年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心理归属、情感喜爱和价值信仰处于一般水平。
表2 农村青年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情感和价值认同情况 单位:人,%
(二)农村青年日常获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路径分析
农村青年日常更关注与自己生活、工作、民生和休闲相关的信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信息的主动关注度较低。农村青年日常阅读关注度最高的“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服务信息”占53.4%;排在第2位的“与自己学习相关的专业信息”占43.3%;排在第3位的“社会民生热点信息”占39.4%;排在第4位的“购物美食娱乐旅游健康养生”信息占34.8%;排在第5位的“国际国内时政要闻相关的信息”占29.5%;排在第6位的“文学、历史、人文或与人生发展相关的励志信息”占29.3%;排在第7位的“明星资讯逸闻趣事相关的八卦信息”占25.0%;排在第8位的“思想政治理论方面信息”占24.7%;排在第9位的“婚恋交友信息”占12.6%;排在第10位的“星相和宗教信仰信息”占6.3%。可见,农村青年对思想政治理论方面信息的关注度排在第8位,关注度较低。
农村青年获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信息的路径呈现多样化特点,网络、微信、影视和书籍为主要渠道。如表3所示,74.0%的农村青年选择“网络”,50.6%的农村青年选择“微信平台”,36.9%的农村青年选择“影视”,30.6%的农村青年选择“书籍”。可见,农村青年获取思想政治理论信息的最重要渠道是网络,更倾向于新型媒体、多向路径和文字载体。
表3 农村青年获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信息的路径 单位:人,%
如表4所示,尽管网络新型媒体是农村青年获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信息排在首位的渠道,但其对传统路径和文字载体的信任度更高。党和政府宣传、报纸、内部文件、书籍、讲座等传统正式载体的思想政治理论信息传播公信力更大。农村青年最为信赖的载体全部属于传统载体,最不信任的微信、手机短信、电影、网络等载体都属于新媒体载体。
表4 农村青年对各种思想政治理论信息传播载体的信任度 单位:人,%
虽然网络新媒体在农村青年中使用普遍,但农村青年很少在网络新媒体上主动了解理论信息,内容不吸引人和没有兴趣是主要原因。对农村青年在电脑、手机网络上浏览思想理论类网站、APP及公众号频率的调查显示,选择“没有”的104人,占14.6%;选择“较少”的252人,占35.5%;选择“一般”的256人,占36.1%;选择“较多”的73人,占10.3%;选择“经常”的25人,占3.5%。影响其浏览思想理论类网站的第1位的原因是“内容不吸引人”,占47.5%;排在第2位的是“没有兴趣”,占46.4%;排在第3位的是“网站形式不新颖”,占27.9%;排在第4位的是“网站可用性较低”,占22.8%;排在第5位的是“网站知名度不高”,占18.9%;排在第6位的是“其他”原因,占4.5%。
调查显示,书籍是农村青年获取思想理论信息排在第4位的载体,也是农村青年信任度较高的理论获取路径。在农村青年阅读理论书籍的倾向中,排在第1位的为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占37.8%;排在第2位的为思想道德修养读物,占30.2%。可见,在书籍阅读渠道中,农村青年更倾向于直接阅读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讲话、思想道德修养读物来开展理论学习。
(三)农村青年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路径效果评价
绝大多数农村青年充分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工作的重大意义,普遍认为有必要加强理论宣传教育,对创新宣传教育活动的兴趣较高。绝大部分农村青年认为当前的理论宣传教育活动有效,但效果仍存在进一步提升的较大空间。具体而言,农村青年选择“有点必要”和“非常必要”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的占53.5%,对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工作“感兴趣”和“非常感兴趣”的占41.5%,对当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效果评价“有效”和“非常有效”的占43.0%。可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农村青年工作取得了较大的积极效果,但也有进一步提升的巨大空间。
农村青年对社会实践活动、树立正面典型人物、党团组织开展的学习活动、职业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有效性评价最高,对日常生活、各战线系统开展的理论培训活动、自主学习活动的效果评价较差。如表5所示,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度为57.0%,树立正面典型人物的有效度为51.6%,党团组织开展的学习活动的有效度为49.2%,有效度位列前三位。有效性排在后三位的是自主学习活动、各战线系统开展的理论培训活动和日常生活。可见,不同理论武装方法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形象化和生活化的理论武装方法比网络性和抽象性理论武装方法效果好,实践性的理论武装方法比理论讲授性方法效果好,党团组织系统的理论学习教育方法比社会层面和自主学习方法效果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方法的效果尚需进一步综合提升。
表5 农村青年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路径的效果评价 单位:人,%
农村青年最愿意接受的理论教育方法是新媒体宣传和社会实践与考察,对文件精神传达和理论讲授的方式也具有较高期待。农村青年对“您最愿意接受什么样的理论教育活动”一问的回答中,选择“新媒体宣传”的180人,占26.3%;选择“社会实践与考察”的156人,占22.8%;选择“文件精神传达”的107人,占15.6%;选择“理论教授”的91人,占13.3%;选择“培训班”的77人,占11.2%;选择“自学、研读原著或原文”的74人,占10.8%。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农村青年的影响因素
(一)农村青年个人生活状况的影响
农村青年生活满意度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知晓度、认同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生活满意度越高对理论的知晓度和认同度也越高。调查显示,在对目前自己生活的满意度评价中,农村青年选择“不满意”的29人,占4.1%;“不太满意”的106人,占14.8%;“一般”的348人,占48.6%;“满意”的207人,占28.9%;“非常满意”的26人,占3.6%。可见,有1/3的农村青年对自身生活比较满意,1/5的不满意,接近半数的农村青年对自身生活满意度一般。农村青年生活满意度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知晓度之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158,P=0.000<0.01。农村青年生活满意度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同度之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108,P=0.004<0.01。
农村青年日常生活态度积极性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知晓度、认同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日常生活态度越积极对理论的知晓度和认同度也越高。调查显示,在对目前自己生活态度的评价中,农村青年选择“消极”的9人,占1.3%,“不太积极”的58人,占8.1%;“一般”的277人,占38.7%;“基本积极”的279人,占39.0%;“非常积极”的93人,占13.0%。这说明农村青年的生活态度总体上比较积极,持消极态度的人数极少。农村青年日常生活态度积极性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知晓度之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257,P=0.000<0.01。农村青年日常生活态度积极度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同度之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230,P=0.000<0.01。
农村青年人生目标明确度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知晓度、认同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人生目标越明确对理论的知晓度和认同度也越高。调查显示,在对自身人生目标明确度的评价中,农村青年选择“不明确”的22人,占3.1%;“不太明确”的110人,占15.4%;“一般”的254人,占35.5%;“基本明确”的244人,占34.1%;“非常明确”的86人,占12.0%。这说明农村青年对自身人生目标的明确度水平一般。农村青年人生目标明确度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知晓度之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279,P=0.000<0.01。农村青年人生目标明确度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同度之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146,P=0.000<0.01。
(二)农村青年政治观念的影响
问卷列举了我国当前的政治形势、经济形势、中央推出的一系列重要举措、中央政府最近一年来的工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今后发展信心等问题的看法,让农村青年进行评价。调查显示,农村青年认为我国当前的政治形势稳定和非常稳定的占55.6%,认同值3.65;认为目前经济形势比较好和非常好的占47.0%,认同值3.46;对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推出了一系列经济、政治建设等重要举措比较认同和非常认同的占72.8%,认同值3.91;对本届中央政府最近一年来的工作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占62.2%,认同值3.78;与其他国家相比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比较优越和非常优越的占67.7%,认同值3.85;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今后发展有信心和非常有信心的占70.8%,认同值3.95。可见,农村青年政治观念比较乐观积极,对中央推出的一系列重要举措和中央政府的工作比较满意,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比较优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今后发展充满信心。农村青年对现实政治状况的满意度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知晓度之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285,P=0.000<0.01。农村青年对现实政治状况的满意度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同度之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340,P=0.000<0.01。
(三)社会思潮的影响
调查显示,农村青年对各社会思潮的知晓度都在13.2%以下,知晓值在2.14—2.43之间,处于不太了解的知晓水平。对各社会思潮的认同度都在36.9%以下,认同值在2.89—3.28之间,处于不太认同至一般认同的水平。新自由主义(r=-0.255,p=0.000)、历史虚无主义(r=-0.291,p=0.000)、普世价值观(r=-0.079,p=0.035)、宪政思潮(r=-0.125,p=0.001)、新左派主义(r=-0.131,p=0.000)、民粹主义(r=-0.115,p=0.002)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同度之间均存在显著性负相关关系。农村青年对各社会思潮的认识仅处于感性认识和朴素认识的层面,其中对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三种思潮的知晓度和认同度高于其他社会思潮。在涉及国家性质、马克思主义指导、党的领导等核心问题上,农村青年对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缺乏清晰的认识。朴素自由主义倾向、告别革命论、虚无中国近现代史等错误倾向在少部分农村青年中依然存在。
(四)宣传教育因素的影响
调查显示,党校学习上党课(r=0.357,p=0.000)、各战线系统开展的理论培训活动(r=0.276,p=0.000)、听辅导报告(r=0.212,p=0.000)、党团组织开展的学习活动(r=0.310,p=0.000)、社会实践活动(r=0.375,p=0.000)、网络远程教育活动(r=0.226,p=0.000)、自主学习活动(r=0.173,p=0.000)、家庭环境(r=0.256,p=0.000)、职业教育(r=0.251,p=0.000)、日常生活(r=0.221,p=0.000)、大众传播媒介及互联网宣传(r=0.300,p=0.000)、理论宣传教育(r=0.309,p=0.000)、树立正面典型人物(r=0.348,p=0.000)、党风廉政的“八条规定”(r=0.334,p=0.000)、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r=0.343,p=0.000)、“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r=0.348,p=0.000)等教育因素的效果评价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同度之间均存在显著性正相关关系。农村青年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知晓度与认同度之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关系(r=0.513,p=0.000),知晓度越高认同度也越高。可见,各教育因素之间、各教育因素与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同度之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关系。
课题组列举了影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让农村青年进行评价。排在第1位的是“党员干部的公信力”,影响度50.9%;排在第2位的是“社会环境的影响”,影响度50.2%;排在第3位的是“个人对理论的兴趣”,影响度48.8%;排在第4位的是“宣传教育方法”,影响度48.8%;排在第5位的是“网络信息的影响”,影响度48.5%;排在第6位的是“思想理论对个人今后影响”,影响度46.3%;排在第7位的是“组织保障问题”,影响度46.1%;排在第8位的是“宣传教育形式”,影响度46.0%;排在第9位的是“宣传教育者个人”,影响度44.9%;排在第10位的是“宣传教育话语体系”,影响度44.1%;排在第11位的是“思想理论的内容”,影响度41.8%;排在第12位的是“宣传教育安排的时间”,影响度41.6%。可见,影响农村青年理论武装效果的因素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领导干部的公信力、社会环境的影响、个人对理论的兴趣、宣传教育的方法、网络信息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宣传教育安排的时间、思想理论的内容、宣传话语体系则影响相对较少。可见,提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农村青年效果,尤其要高度重视领导干部自身公信力和宣传教育的方法创新,从实际生活出发,提高农村青年的学习兴趣,营造有利于理论武装的社会环境。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农村青年路径优化策略
(一)提高农村党组织的意识形态领导能力,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承担着全面领导乡村各种组织和工作的重要任务。调查显示,农村青年党员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知晓值为3.52,对理论的认同值为3.79。虽然党员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知晓度、认同度显著高于普通村民,但总体知晓度和认同度水平并不太高,且知晓度明显低于认同度水平。虽然农村青年理论武装效果受到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但领导干部的公信力则是排在第一位的影响因素。通过打赢脱贫攻坚战,农村“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因此,提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农村青年的效果,必须切实提高农村党组织的意识形态领导能力,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精准识别农村青年的意识形态认知状况。应推动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选拔思想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服务群众热情高和群众威信高的青年党员进入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班子,注重从致富能手、务工经商返乡人员、乡土大学生、退役军人中的党员里培养选拔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干部。要提高政治敏锐度,精准识别农村错误社会思潮,同农村落后的意识形态作斗争。
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政治领悟能力,自觉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监督,通过“三会一课”、理论培训、网络远程教育、主题教育、自主学习等方式,发挥大学生村官和选调生的文化水平优势,教育引导广大党员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发挥党组织书记培训的作用,“县级党委每年至少对村党组织书记培训1次,支持村干部和农民参加学历教育”。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的思想性、理论性和系统性,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达到入脑入心入行的效果。
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政治执行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农村基层党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广大农村地区贯彻落实的基础。正如习近平指出:“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个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要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职能,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要加强教育监督,改善党群关系,转变工作态度,以获得农民对基层党组织的信任为突破口,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都要积极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大力宣传展示“三农”领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巨大成就,把党的路线、方针、惠民政策等宣传普及到农村青年中去,使农村青年真正了解党的理论和政策,增强理论思维能力,为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凝心聚力。
(二)完善农村青年理论武装工作制度,推动理论武装规范化和常态化发展
调查显示,农村青年对传统路径和文字载体的信任度更高,党和政府宣传、报纸、内部文件、书籍、讲座等传统正式载体的思想理论信息传播公信力更大。在理论性的宣传教育途径方面,党团组织系统的理论学习教育、党的主题教育活动比社会层面和自主学习方法效果显著。因此,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理论武装优势,进一步完善农村青年理论武装工作制度建设,推动理论武装规范化和常态化发展。
要坚持党管农村各项工作,压实农村基层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的理论武装工作,修订《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都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民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纳入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农村党员干部要站在事关乡村振兴的全局高度深刻认识农村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强化责任落实,加强督促指导,将农村青年理论武装责任落实到人,把农村青年理论武装纳入工作绩效考核。重视农村理论武装工作者的选拔和任用,逐步配齐配全配强专职理论武装工作者。建立人才引智政策,保障经费投入,采取更多的优惠政策来吸引有能力、有热忱的青年人才从事基层理论武装工作。
建立乡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常态化宣传学习制度。基层党委和政府要加强顶层设计,探索出台农村意识形态工作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明确农村青年理论武装工作者的权利和责任,严格规范农村青年理论武装工作。乡村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细致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常态化宣传操作流程,建立农村青年理论武装工作的评估和监督机制。要加快党员、干部理论宣传教育的网格化建设,形成纵向垂直的联系管理机制,扩大农村党组织“网格化”组织的覆盖面。加大政策扶持,建立农村青年理论武装研究机构,鼓励各级政府与各大科研院校进行合作,为农村青年理论武装提供智库服务,推动农村青年理论武装工作科学化、专业化发展。
(三)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与推进乡村振兴实践相结合,切实提高农村青年的理论知晓度
提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内容的系统性。调查显示,农村青年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缺乏系统全面的了解,对理论宣传教育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对创新理论武装工作具有一定的兴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完整的内容体系,仅靠农村青年碎片化的了解,很难形成对该理论的系统掌握。因此,对农村青年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教育,要有意识地提高理论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满足农村青年对理论内容系统了解的期待。
将理论内容融入党在农村的各项工作中,实现润物无声的宣传效果。调查显示,农村青年日常更关注与自己生活、工作、民生和休闲相关的信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信息的主动关注度较低。因此,农村青年理论武装内容要融入农村各项工作中。例如,可以在党的惠农政策宣传和落实中进行理论武装,农村青年了解惠农政策就是学习党的理论的过程。还可以通过农村墙绘文化,将农村墙绘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推进移风易俗,巧妙融入乡土元素,提升农村文化气质。
回应农村青年关注的理论热点和社会焦点问题,激活农村青年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情感认同。党的十八大以来,腐败问题、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民生问题、社会公平正义等问题都是农村青年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激活农村青年的情感认同,就要聚焦社会热点问题,回应农村青年的真实关切,听民意民忧,解决好农村青年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需求,让农村青年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增强“四个自信”,激活情感认同。
(四)打造具有农村特色的理论武装载体,营造农村青年积极主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良好氛围
充分发挥党和政府宣传、书籍报刊、报告讲座等传统正式载体的作用。既然农村青年对党和政府宣传、报纸、内部文件、书籍和讲座等传统正式载体最为信任,那么就应该充分发挥这些载体的理论信息传播能力,借助系统的党内理论武装载体的优势,对农村青年开展系统化常态化制度化的宣传教育和学习活动。调查还显示,在书籍载体中,农村青年最倾向于直接阅读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讲话和思想道德修养读物来开展理论学习。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就强调:“出版适合农民需要的通俗读物和书籍,发展农村广播网、电影放映队,组织文化娱乐等等。”因此,要加强对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的阅读宣传,重视各种党的理论普及读本的作用,形成阅读书籍资料、党报党刊的良好氛围。
发挥社会活动载体的优势作用。调查显示,社会实践、职业教育、树立典型等形象化和生活化的理论武装载体比网络性和抽象性载体效果好,实践性的理论武装载体比理论讲授性载体效果好。“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采取符合农村特点的方式方法和载体,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比如,可以在农村青年中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系列活动,深化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做好家庭教育,传承良好家风家训。要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培养农村青年“知农”“爱农”的意识,增强“强农”“兴农”的本领,发挥青年“领头雁”作用。发挥社会实践的作用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
开发多元的乡土载体。应运用不同乡村特有的优良风俗传统和文化资源,深入开发和继承优秀传统乡土文化,赋予中华农耕文明新的时代内涵。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广积分制、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做法,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与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治理相结合,推动形成文明乡风、家风和民风。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向共同富裕目标前进。充分用好理论专家下基层、农村文化礼堂、乡村振兴讲堂、农村大喇叭及小广播、农村小广场等载体,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
开发运用好网络新媒体,加强融媒体建设。调查显示,网络、微信平台是农村青年获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信息的主要渠道,农村青年最愿意接受的理论教育形式是新媒体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要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做强新型主流媒体,提高县级融媒体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主流舆论的传播和引导能力,拓展和优化对农村舆论引导的方式。要加强内容建设,充分依托本土资源,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融媒体,不断增强农村青年的政治认同感和乡土认同感。
(五)结合农村青年的实际特点,提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方法的针对性
充分发挥农村党团组织开展的理论学习教育方法的作用。调查显示,党团组织系统的理论学习教育方法比社会层面和自主学习方法效果更显著。毛泽东指出,对广大的农民群众要“进行耐心的生动的容易被他们理解的宣传教育工作”,不能“只是企图拿大帽子压服听众,手里并无动人的货色,而是拿当地农民的经验向农民作细致的分析,这就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因此,要充分运用党团组织的优势,运用好说理教育的方法和艺术。
发挥职业教育的作用。调查显示,与农村青年党员和团员相比,青年群众对职业教育路径比较青睐。应落实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培育高素质农民,组织参加技能评价、学历教育,设立专门面向农民的技能大赛。”对于常住农村人员,应深入实施现代农民培育计划,分层分类开展全产业链培训、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围绕地方特色劳务群体,通过完善行业标准、建设专家工作室、邀请专家授课、举办技能比赛等途径,提升从业者职业技能,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专业化和标准化水平,“打造农民工劳务输出品牌”。完善乡村人才培养制度,加大公费师范生培养力度,推动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定向培养乡村专业人才。
选树思想政治理论学习践行典型,发挥先进模范的示范影响作用。从基层党委和政府层面,可以试点创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践行示范村,培育农村党的创新理论学习践行示范户。从村庄层面,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幸福乡村、文明乡村建设,选树乡村治理先进典型,加大在优秀农村青年中发展党员力度和表彰力度。比如,河南省民权县委和县政府给全县博士家庭举行“博士之家”挂牌仪式并颁发荣誉证书,以“乡情”为纽带,组建“民权博士团”,既为农村发展建言献策,又为农村青年营造了读书学习、回报家乡的良好氛围,极大地发挥了榜样示范作用。
运用好隐性教育法,通过提高农村青年生活满意度、生活态度积极性、人生目标明确度和政治观念积极性等间接方式提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效果。调查显示,农村青年生活满意度、日常的生活态度积极性、人生目标明确度、政治观念积极性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知晓度、认同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要在开展直接理论宣传教育的基础上,抓住隐性方法、间接方法,引导农村青年通过勤劳奋斗创造幸福生活。通过改善农村青年的生活现状,提高其获得感和生活满意度,进而影响其人生观、价值观和理论认同,实现春风化雨的效果。
加强错误社会思潮批判力度,在错误社会思潮批判中强化农村青年的理论武装。调查显示,农村青年对各社会思潮的知晓度和认同度不高,总体处于不太了解和不太认同的水平,但是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农村青年的影响不容小觑。应加强对错误社会思潮的剖析批判力度,引导农村青年在涉及国家性质、马克思主义指导、党的领导、党史国史等核心问题上识别错误社会思潮的本质,放弃朴素自由主义和美好生活幻想倾向。加大对农村非法宗教活动和境外渗透活动的打击力度,旗帜鲜明地反对错误思潮,依法制止利用宗教干预农村公共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