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文章 >  

困境与突破:西北民族地区本土人才推动乡村振兴研究——基于G省T县的实践调查
2022-12-20   来源:张军成   

  摘要:基于对西北民族地区G省T县的实践调查,发现本土人才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和主力军,具有极其重要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但是本土人才队伍在数量、质量、结构、培养、评价、激励等方面的困境较为突出。西北民族地区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从吸引外出本土能人回乡就业创业、培育壮大本土乡村主体人才队伍、健全人才评价体系激励机制上进行突破,发挥外出能人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强化本土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功能,激发本土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精神动力,进而下好本土人才“先手棋”,推动西北民族地区乡村全面振兴。

  关键词:西北民族地区;本土人才;乡村振兴;困境;突破

  中图分类号:C9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492(2022)07-0119-12

  一、问题提出

  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我国三农工作的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21年2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指出,要“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才是强农兴农的根本,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目标都要靠人才来实现。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人才问题仍然是西北民族地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难点和短板,人才资源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最大瓶颈。

  长期以来,西北民族地区由于自然、地理、历史、文化和发展等多重因素影响,普遍存在外引人才引不来、本土人才留不住用不好、人才资源匮乏的问题,无法满足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人才需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迫切需要建设一支与其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其中,本土人才是这支队伍最主要的人才来源,是西北民族地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和骨干力量,应大力培养本土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发挥好本土人才的作用,他们长期扎根农村,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初期,一大批本身能力强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敬业爱乡、造福一方,带动了本地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西北民族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实现乡村振兴,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不能仍然像脱贫攻坚那样主要依靠外来人才和外部资源的支持,应转变思路,立足本地,高度重视本土人才这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从本土人才的回引、培育、激励上进行突破,打造一支规模、质量、结构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相适应相匹配的本土人才队伍,下好本土人才“先手棋”,全方位回引培养用好本土人才,补齐人才短板,发挥本土人才推动乡村振兴的主体功能和先锋引领作用,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关于本土人才的概念学界目前还未达成共识。学者姚兴健认为本土人才是指生于乡村、长在乡村,熟悉自己的家乡乡情风俗,了解乡村的历史、现状、农民最新需求、生计模式及运行逻辑,有深厚的乡愁情怀和群众基础,又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社会影响和独特的乡村智慧,更容易扎根当地农村,最希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人才。学者王林认为本土人才是指出生在本地而后到外地工作、居住的拥有较高学历、较强技能的各类人才,包括大学生、外出乡贤、企业管理人员、退休教师及机关退休干部等。李卓等则认为本土人才是一直居住在本地农村,了解本地农村的发展状况,在村民中有一定的威信,在乡村建设、发展和治理中具有一定的潜力,经培育可以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的人才。基于已有研究,本文认为本土人才是指乡村土生土长,接受本土哺育,与乡村社会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热爱乡村、熟悉乡村、富有群众基础,既具有反哺乡村的浓厚情感和愿望,又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专业技术、创新精神和经营管理、乡村治理能力的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群体。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学界对我国乡村振兴问题广泛关注,关于本土人才推动乡村振兴主要从作用、困境、路径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本土人才对于乡村振兴的作用研究。学者认为,一是本土人才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和人才引擎,是乡村人才振兴急需挖掘的宝贵资源,注重本土人才培养是解决当前乡村人才缺乏的主要方式,吸引、挖掘和培养本土人才是实施乡村振兴的根本。二是本土回乡大学生和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企业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主体功能和引领作用。其次,关于本土人才推动乡村振兴的困境及原因研究。学者认为困境主要体现在:一是大学生和农民工群体返乡意愿不高,农村实用人才、回乡返乡下乡创业人才仍占少数。二是本土人才整体受教育程度不高,人才总量不足,人才素质不高,人才结构不优,高层次本土人才严重缺乏。三是一些地方对本土人才培养不够重视,本土人才与乡村振兴要求不匹配、差距大。关于困境产生的主要原因:学者韩晓等认为,思想观念陈旧、外流严重、引进困难是造成本土人才短缺且综合素质不高、内生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曹丹丘等认为,本土人才培育模式、质量和评价激励方式有待优化等是造成本土人才培养和使用困境的主要原因。再次,关于本土人才推动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徐珊珊提出要引导曾经出生、成长在本地的高校大学生、外出农民工和新乡贤等各界人才回乡就业创业。曹中秋强调要做好本土人才培育、引进和评价工作,打造乡村振兴人才引擎。曹丹丘等认为培育本土人才要从发现、培养、扶持、激励等方面搭建完整的培育体系,唐丽霞进一步提出要创新培训内容和方式,突出“干中学”的特点,通过岗位锻炼的方式培育本土人才。也有学者提出要通过民族地区高校培养新型本土人才,构建新乡贤人才孵化、涵育、使用机制等本土人才培养的路径。

  上述对本土人才及其推动乡村振兴的研究,为本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导引和实践探索启示,但学界对本土人才的研究成果主要散见于乡村振兴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等整体性研究之中,专门针对本土人才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对于我国原深度贫困主要聚集地、乡村振兴难点地区——西北民族地区的本土人才研究更少。且学界关于本土人才对于乡村振兴的作用和意义研究已达成共识,而对本土人才推动乡村振兴的困境、路径等方面的研究内容分散,缺乏系统性。目前还没有学者针对性地分析西北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本土人才状况,探索如何回引培养激励本土人才以推动乡村振兴。基于此,本文将在总结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课题组2020—2021年对西北民族地区G省T县的实地调查,分析西北民族地区本土人才在推动乡村振兴方面存在的困境,进而提出破解当前困境的有效路径。

  二、西北民族地区本土人才推动乡村振兴的困境

  本文对西北民族地区本土人才推动乡村振兴的困境分析是基于西北民族地区G省T县的调查。G省是包含少数民族较多的西北地区省份,其下辖的T县,是原全国涉藏工作重点省区贫困县、全国“三区三州”和G省“两州一县”深度贫困县,属于典型的西北少数民族自治县。T县现有人口2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8.4万人,占36.5%,有藏、汉、土、回、蒙等28个民族组成。2020年2月28日,T县脱贫摘帽,开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各类有科学文化知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本土人才执如椽巨笔来书写。目前,本土人才总量不足、综合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人才引进难、培育效果不佳、留不住、用不好等问题是西北民族地区存在的普遍问题,造成本土人才数量、结构、质量、培养、评价、激励等方面与乡村振兴要求不匹配的困境。

  (一)流失严重回引难,本土人才数量不足与结构失衡并存

  良好的人力资源储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力。人才作为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源,在推动国家发展战略实施中发挥着重大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丰富的人力资源,特别是足够的本土人才储备,既需要各领域人才规模不断壮大,又需要乡村生产经营人才、二三产业发展人才、公共服务人才、乡村治理人才、科技人才等各类人才结构合理。但西北民族地区由于自然条件较差、基础条件薄弱、工作待遇较低、经济和教育发展相对滞后,本土人才流失严重,回引较难,造成本土人才总量不足和结构失衡。

  1.本土人才数量不足

  近年来,西北民族地区本土人才外流比较严重,尤其是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区每年都有大量的人才外流。加之近年来,全国各地出现“抢人大战”,发达地区利用经济、环境、高薪酬、高待遇等优势向欠发达地区挖人才,“人才争夺战”呈现“东强西弱”局势,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加剧了中西部、东北地区人才流失和发展不平衡问题。根据调查统计,截止2021年底 T县现有各类人才17400多人,其中,本土人才8872人,占51.0%,仅占全县农村人口的5%左右;近三年,平均每年外出接受高等教育1522人(其中本科842人、高职高专680人),毕业回乡就业348人;平均每年外出务工优秀农民119人;近年来,先后有22名引进的紧缺人才流失(考录、调动外地17人,辞职5人)。以上数据反映出近年来T县本土人才流失较多、回引较少的现实状况。同时,在外求学的大学生、在外工作的“外出能人”回乡意愿不强,也造成本土人才总量偏少,这也是西北民族地区的普遍问题,本土人才在数量上无法满足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需要。

  2.本土人才结构失衡

  一方面表现在从事的行业、掌握的技能结构不合理。本土人才大多集中在第一产业的种养殖业,而从事二、三产业的精深加工、经营管理、产品营销、电子商务等经营管理型人才偏少,具有较高乡村治理能力的乡村基层组织管理型人才更加稀缺。从T县调查的结果来看,在全县8872人的本土人才中,种植业3451人(种植中药材、食用菌、藜麦、高原夏菜等),养殖业1966人(养殖牛、羊、鸡、马等),种养殖本土人才占61.1%;精深加工、经营性本土人才仅136人和526人,分别占1.5%和5.9%;企业管理人才115人,占0.7%。另一方面表现在民族文化能人、休闲农业新业态能人缺乏。西北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多姿多彩,乡村旅游、乡村民宿、农家乐等休闲农业特色鲜明,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潜力,但目前对民族文化能人、休闲农业新业态能人挖掘培养不够,这方面的本土人才数量偏少。如T县非常注重食用菌、藜麦、中药材、白牦牛、岔口驿马等种养殖型的“土专家”“田秀才”培养,开展培训较多,占本土人才总数的85%左右,而开展“T县八艺”“T县八俗”特色技艺人才和乡村休闲农业能人的培训较少。西北民族地区本土人才整体结构失衡,不能有效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二)培养机制不完善,本土人才整体质量和培育实效不高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源质量的改进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源泉”,需要通过后天不断接受教育、技能培训等方式获得提升。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本土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是推动乡村振兴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培养较高综合素质本土人才是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但西北民族地区本土人才整体受教育程度偏低,加之培养机制不完善,本土人才整体质量和培育实效不高。

  1.本土人才整体接受教育程度偏低,专业技术人才偏少

  西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相对落后,高等院校数量少,农村部分群众对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认识不到位,培养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积极性不高,根据调查,T县本土人才以中专及高中文化程度为主,其中,中专及高中文化程度及以下的人数为8763人,占98.78%;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人数98人,占1.1%;大学本科文化程度的人数仅为11人,占 0.12%%;专业技能人才641人,占3.7%。由此可以看出,西北民族地区本土人才中接受高等教育的占比很低,具有专业技术的高层次人才缺乏,接受新事物、掌握新技能的能力较弱,影响了本土人才对产业创新发展、经营管理、农产品精深加工、市场营销、公共服务、乡村治理等方面新知识、新技能的传播和运用,制约了乡村振兴的高智能推进。

  2.本土人才培训机制不完善、缺乏系统性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创新创业带头人等多方面的本土人才。西北民族地区本土人才培训经验欠缺,未能形成合理的培训机制,制约了本土人才培育实效。在培训中,往往只注重具体实用技术技能的培训,且存在不平衡性。根据调查,截至2021年,T县紧紧围绕“牛羊鸡马菜菌藜药”八大产业,依托省市县农牧村本土人才教育培训基地,统筹利用各类培训资源,构建本土人才培训体系,大力开展本土人才教育培训,建立教育培训的基地59个,其中部级示范基地1个、市级示范基地15个,累计培训各级各类本土人才达到5000多人次,本土人才培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中我们也发现,培训主要以种养殖基本技能型人才为主,占本土人才培训人数的85.26%,且培训往往忽视本土人才思想理念、科学知识和文化素养等方面的培养,缺乏系统性,本土人才整体适应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综合能力不强。而生产经营、电子商务、乡村旅游、乡村治理、能工巧匠、创新创业等方面人才的培训较少,经营型人才培训仅占5.93%,服务型人才培训仅占5.62%,技能带动型人才培训仅占3.19%。同时,对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能人、休闲农业能人培训实效也不高,影响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乡村旅游、乡村民宿、农家乐等特色产业发展。

  (三)评价体系不健全,本土人才职称评定和激励机制不到位

  人才评价是人力资源发展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和人才创新创业积极性、主动性的激发。构建科学完善的人才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是回引、使用和留住本土人才的重要保障。由于西北民族地区尚未形成科学完善且符合本土人才特点的人才评价体系,特别是本土人才职称评定和奖激励机制不健全,影响了本土人才的科学评价和精神动力的有效激发。

  1.评价本土人才的职称制度不符合农业农村职业特点

  “职称制度对于凝聚专业技术人才,激励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职称评审应有国家标准、地区标准和单位标准。西北民族地区本土人才类型多、涵盖范围广,大部分市县对本土人才的职称晋升、职业资格评价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一般也采用国家同一套评价标准和程序,缺乏地区评审标准,没有体现出西北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对人才需求特点和要求,对长期在乡村工作的本土人才也没有实行倾斜政策,造成大多数本土人才拿不到职称证和聘任书。根据调查,T县本土人才中具有技术员职称217人,占2.44%;具有农民技师职称仅4人;助理技师职称仅3人;近98%的本土人才未评定职称。

  2.本土人才奖激励机制不到位

  西北民族地区由于思想意识、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地方财政较弱,对本土人才多角度、多层面、多形式的奖励政策和奖励力度不到位的问题也普遍存在。2021年,T县从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中的“名医”“名师”、省市级领军人才、民间艺术家、“能工巧匠”“土专家”“田秀才”等人才中推选树立40名“华锐英才”“华锐名匠”,第一次为其授牌颁证、表彰奖励;对13名优秀本土人才提拔重用;为25名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办理“陇原人才服务卡”,提升本土人才的归属感、认同感和成就感,但奖励的覆盖面小,奖励金额也相对较少。同时,对本土人才创业就业的激励政策还不够完善。乡村振兴相关政策没有适当向本土人才倾斜,在减税降费、融资贷款、配套设施建设补助、用地等方面提供的政策和服务不到位,大多地区也没有创建返乡创业园,没有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吸引本土人才返乡回乡创业的力度不够。由此,西北民族地区目前的本土人才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还不能有效吸引和激励本土人才扎根乡村,积极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

  三、西北民族地区本土人才推动乡村振兴的突破路径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2021年3月公布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2020年1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返乡入乡创业工作的意见》也指出,要“建立本地外出人员联络机制,引进一批返乡入乡人才,发掘一批‘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和能工巧匠,按规定为返乡入乡创业人员和引进人才及其家庭提供配套公共服务,返乡入乡创业企业招用的技术技能人才、经营管理人才,要纳入当地人才引进政策支持范围,按规定在项目申报、职称评审以及各类重点人才选拔培养奖励项目等方面予以倾斜。”因此,西北民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挥本土人才推进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和主力军作用,要在回引外出本土能人返乡就业创业、培育壮大乡村主体人才队伍、健全本土人才评价激励机制上下功夫,增总量、提质量、优结构,造就一支有情怀、有知识、有能力、留得住、用得上的本土人才队伍,发挥本土人才推动乡村振兴的主体功能和先锋引领作用,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一)吸引外出能人回乡就业创业,发挥外出能人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我国广袤乡村蕴藏着无限的机遇与希望,为乡村外出能人提供了人生出彩的广阔舞台。在外求学的原籍大学生和在外工作的新乡贤、优秀务工农民等外出能人是西北民族地区本土人才中的高素质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宝贵资源和重要推动力量。西北民族地区乡村发展相对落后,对身怀一技之长的人才需求迫切,求贤若渴。应大力实施本土人才“回归工程”,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搭建干事创业平台,打好“乡情牌”,吸引外出能人回乡就业创业,让曾经“走出去”的本土能人“走回来”,投身乡村振兴大舞台,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引领作用。

  1.大力吸引本土高校毕业生回乡就业创业

  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有激情、有理想、有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必能施展才干、大有作为。2021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也提出,要“鼓励高等学校、职业学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将来还要引进职业农民,让大学生甚至是海归人才主动回乡务农,使得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本土高校毕业生生长在本地,对家乡富有深厚情感,又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时代,本土高校毕业生回流乡村正当其时,必将在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和奋进征程中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西北民族地区要高度重视本土高校毕业生的回引工作,重点用好国家出台的“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村官”“西部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选调生”等政策,适当扩大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规模,落实艰苦边远地区基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倾斜政策,并通过提高酬薪待遇、制定有效激励机制和搭建人才发展平台等措施,吸引本土高校大学毕业生回乡就业创业,建设家乡、反哺乡梓。如,T县出台的《T县引进急需紧缺人才配套政策实施办法》《T县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安居办法》等,在吸引本土高校毕业生回乡就业创业方面取得实效,使回乡高校毕业生将爱国之情与报国之志、自身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根植于乡村振兴。

  2.回引本土在外工作的科技人员和新乡贤返乡创业

  本土在外工作的科技人员和新乡贤积累的社会资源和技术经验,能够把新发展理念、发展视角等带回乡村,推动科技、管理、资金等资源要素下沉乡村,带动电子商务、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型产业深度发展。西北民族地区要高度重视本土在外工作的科技人员和新乡贤在乡村振兴的引领作用,通过搭建集“生产+加工+科技+营销+品牌+体验”于一体的农村创业园区、“预孵化+孵化器+加速器+稳定器”全方位的农村创业孵化实训基地等创业服务平台,加强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项目建设,优化创业服务环境,实施农村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并以优惠扶持政策、家乡发展前景增强吸引力和感召力,打好“乡情牌”,回引本土在外工作的科技人员和新乡贤返乡入乡创业,壮大农村创业带头人队伍,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引领带动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3.支持优秀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干事创业

  西北民族地区外出务工农民大多是接受过较多教育、具备一定技能和特长的农村青壮年。他们在外出务工中见了世面、开了眼界,思想观念得到更新、学到了新技能,掌握了生产发展的新经验,将成为未来“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要成员和重要支撑力量。目前,由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集约型转变,农民工务工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加之在外生活费用、公共医疗、子女上学等成本较高,许多务工农民有回流的意愿。西北民族地区应利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时代乡村大有可为的契机,大力实施回归干事创业工程,根据返乡农民工的不同发展需求和愿望,完善和细化专项优惠扶持政策和管理机制,营造良好发展环境,重点支持创办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强化农民工返乡干事创业的指导,奠定坚实的返乡发展基础,增强乡村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引导本土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干事创业。

  (二)培育壮大乡村主体人才队伍,强化本土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功能

  创新培养方式,提高培训培养的针对性,是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乡村振兴人才的重要举措。主体人才队伍主要指本土的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有种养殖特长和经营管理能力的家庭农场主和农民合作社带头人、有传统技艺的能工巧匠等。当前,西北民族地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要坚持以本土人才培养为主、引进或流入人才为辅的方式,加大本土人才培养投入、完善培养体系,分类施策、全面培养,“组织开展农业技能培训、返乡创业就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一批与乡村振兴需求相适应、与乡村建设发展相协调的本土人才队伍,发挥本土人才推动乡村振兴的主体功能和先锋引领作用。

  1.注重培养本土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队伍,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必须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承担着建强基层党组织、推动乡村振兴、为民办实事、提高治理水平等重要职责,是乡村贯彻落实农业农村政策的关键力量。西北民族地区要以满足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为目标,以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历史方位和战略定位、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提升业务能力等为主要内容,组织实施农村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计划,持续提升治村兴村综合能力,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带头人担当作为的能力和动力。同时,要注重培养本土致富能手、外出返乡能人、回乡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等成为基层组织负责人,担任村“两委”干部,使他们懂发展善治理,有干劲会干事,甘于奉献、敢闯敢拼,能够团结带领群众推进乡村振兴,不断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为推进乡村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强保证。

  2.大力培育本土乡村产业发展的带头人队伍,促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

  家庭农场主是促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农民合作社带头人是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引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骨干力量。二者是本土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头人。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乡村产业主要是种养殖业为主,且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较低,经营管理人才缺乏,培养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领头雁”意义重大。因此,西北民族地区在加快培养“田秀才”“土专家”等种养殖能手的同时,要加强对本土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的培养。例如,T县仅2021年就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752人,为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效支撑。同时,西北民族地区要积极发展循环农业、休闲农业、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由种养业向产加销一体化拓展,在强链延链补链上下功夫,做大做好乡村特色产业集群。通过组织开展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家庭农场主素质提升计划、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农产品加工、电子商务、物联网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培育一支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队伍,激发带头人的示范带动作用,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雁阵”,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力,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3.加快培养本土高素质特色人才队伍,推动乡村地方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西北民族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特色农业、民族文化等资源,各地应充分利用特色资源优势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加快挖掘和培养农特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实用人才、特色传统技艺传承人、能工巧匠等乡村特色“本土能人”。根据本地区特色产业人才需要,按照“需求导向、产业主线、分层实施、全程培育”的思路,围绕乡村特色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来培养特色人才链,实施乡村休闲旅游提升计划、实施“数商兴农”工程等培训项目,利用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双创”服务基地、人才孵化基地等平台,大力培养特色产业种养殖、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特色产业的本土人才。同时,要加大对本土乡村民族特色技艺传承人、能工巧匠的挖掘,加强对传统手艺人与文化遗产传承者等人才的教育和培训,带动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大力实施传统技艺名师培训计划,通过建立一批乡村“民族技艺名师工作室”“研习社”等技艺传承基地,培养民族特色技艺人才和能工巧匠,让“传统手工艺扎根于乡村,为村民的日常生活服务”。建立健全本土人才培训机构和体系,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开展多样化、特色化培训培育,提升培训培育效果,培育一支善于推进特色农业生产、特色品牌打造、特色乡村旅游、特色民族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本土特色人才队伍,推动乡村地方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健全人才评价体系激励机制,激发本土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精神动力

  回引、培养且用好、留住本土人才是西北民族地区实现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保障,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和奖励激励机制是聚拢本土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助推器。西北民族地区应推动本土人才与城市人才、外引人才实现“身份认同、待遇趋同、晋升等同”,树立注重创新价值、能力、贡献的人才评价导向,结合实际,在职务职称晋升、职业资格评价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健全本土人才激励政策体系,激发本土人才的精神动力,激励本土人才扎根乡村振兴一线建功立业。

  1.科学制定人才评价机制

  西北民族地区要尊重本土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地位,拓宽人才意识,科学评价认定本土人才。在田间地头、家庭农牧场、民族特色传统技艺场等农业农村广阔天地里,挖掘、评价和认定本土人才,不能唯身份、唯学历、唯职称、唯资历,要不拘一格识才选才用才,将通过自学或社会实践锻炼成长起来的种养殖能手、家庭农场主、合作社经营管理者、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者、“土专家”“田秀才”、能工巧匠等可用之才均纳入乡村人才范围,并建立“本土人才动态管理”档案,纳入市县整体人才库,准确识别思想素质好、致富、带动能力强的优秀本土人才,把他们吸引到乡村振兴的队伍中来,带动身边群众效仿、学习、发展,更有效突显本土人才“引领一方、带动一片”的示范效应。

  2.完善本土人才职称评定机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民逐渐由“身份”特征转变为“职业”特征。推行农业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农民评定职称制度,是为扎根乡村的本土人才打造成长发展路径、推动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西北民族地区由于农民职称评定机制不健全,大部分地区甚至还没有启动农民职称评审工作,导致高素质农民大多没有职称,对其业绩认可、激励效果不理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西北民族地区要“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推行围绕主责主业评职称,健全符合农业科技创新和人才成长规律的职称评审标准和制度体系。”完善乡村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畅通农民技能评价渠道,把技能水平和专长作为认定的重要标准。应结合地方实际和特点,授予西北民族地区各地高素质农民职称评审自主权限,坚持分类评价,可按照种养殖类、农产品加工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类等分别设置评价标准,注重参评人爱岗敬业表现、实际能力素质、乡村业绩贡献、富民强乡实效和示范带动作用等方面的评价,应不受学历、专业、论文、科研等限制。也可结合本地区产业特色,组织各类技能比拼活动,建立本土人才“以赛代评”“以项目代评”机制,使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以自身的项目专长和实绩贡献享有职称和技能等级认定,让“土秀才”“土专家”、乡村能工巧匠也能通过技能大赛拿到职称证和聘任书。同时,也可探索“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人才评价制度,等等。通过完善本土人才职称评定机制,有效激发各类本土人才的学习、培训、成才的热情,提升本土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积极性、稳定性。

  3.建立健全本土人才激励机制

  西北民族地区应建立健全本土人才激励机制,进一步强化人才激励措施,鼓励和扶持本土人才创办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在项目审批、信贷发放、土地使用、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在资金、技术和服务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对在乡村振兴、社会经济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本土人才,要大力表彰宣传,给予物质奖励,推动形成尊重本土人才的风尚,进而引导更多本土人才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乡村振兴使命责任。要做好本土人才的政治激励工作,注重选拔政治意识强、政治素质高、理想信念坚定、带头作用发挥好的回乡大学生、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等本土人才到村任职,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健全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录乡镇机关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制度,并逐步提高在乡镇、村工作的本土人才工资待遇,提高补贴标准,切实调动本土人才在乡村干事创业热情和积极性,增强投身乡村振兴的自豪感、荣誉感。

  4.营造本土人才实干创业的良好环境

  营造良好环境和强化优质服务是留住人才、激发人才最好的方式。西北民族地区在脱贫攻坚时期主要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底线任务开展工作,在村容村貌、乡村道路硬化、乡村环境美化、生活用房配套等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等方面还有诸多不足,进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新时期,工作中心应转向改善村容村貌的美丽乡村建设上来,逐步缩小与全国的差距,改善工作、创业和生活的环境。应为返乡入乡的本土人才提供必要的生产生活服务,如提供住房,保障就医、社保、子女入学等。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为本土人才营造美丽宜居、整洁文明的生活环境和干事创业的良好工作环境,激励本土人才安心、用心干事创业,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一方面要强化情感留人。本土人才本身就具有很强的乡土情怀,在对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和组织领导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要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注重提升交流沟通的亲和力,提升本土人才的参与度和成就感。要能够积极主动地服务本土人才,针对他们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要给予个性化、人性化的解决,使他们感受到家乡的亲近感和幸福感。另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环境留住人才。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治理,优化乡村宜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同时,结合本地区特色,通过“人才+项目”“人才+基地”“人才+产业”等方式提升对本土人才支持力度,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提升本土人才的生活和干事创业环境,长久留住本土人才,让他们安心扎根农村,投身乡村振兴大有作为,将本土人才活力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社会政策群”探析
下一篇:健康资源供给对流动老人居留意愿的影响——基于个体和社区的多层线性模型分析

期刊简介

主办单位:兰州市社会科学院
刊期:月刊
主编:曾月梅
副主编:王望
编辑部地址:兰州市金昌北路75号
通讯(投稿)地址:兰州市中央广场邮局《兰州学刊》信箱
电话:8801976
邮编:730030
Email信箱:LZXK@chinajournal.net.cn
Email信箱:LZXK@vip.163.com

最新公告
×
近期有作者来电反映, 有人借我刊名义从事征稿活动并非法收取审稿及版面费用, 扰乱了杂志社正常的工作秩序, 影响了《兰州学刊》杂志社的声誉。《兰州学刊》杂志社在此郑重声明:本刊从未与任何公司或个人签订组稿合作协议,凡以冒用我刊名义征稿的中介机构均未获得我刊的任何许可,其工作人员均非我刊的工作人员,与之相关的经济与法律关系...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