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文章 >  

中国共产党人《共产党宣言》百年阅读史及其当代启示
2022-12-19   来源:于安龙   

  摘要:《共产党宣言》是一部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中国共产党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入门老师,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宝贵真经、智慧源泉和奋进灯塔。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共产党宣言》的百年阅读史,就是对《共产党宣言》基本思想、基本理论的百年继承、发展和践行史。作为历久弥新的经典作品,《共产党宣言》至今仍绽放着真理的光芒。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依然要反复学习、深入研究《共产党宣言》,不断从中汲取营养、智慧和力量。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中国共产党;百年阅读史

  中图分类号:D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492(2022)02-0014-11

  众所周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作为一份完整而系统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以其彻底的理论逻辑、富有激情的文字以及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习近平指出:“《共产党宣言》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是一部充满斗争精神、批判精神、革命精神的经典著作,是一部秉持人民立场、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为全人类谋解放的经典著作。”可以说,《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奉献给人类的强大思想武器和宝贵精神财富,被称为共产主义的“圣经”和“福音书”,也是一代代共产党人赖以滋养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正是通过不断学习、反复阅读《共产党宣言》,从这一理论宝库中汲取了无穷的营养、智慧和力量,不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发展。

  一、中国共产党人走上革命道路的“入门老师”

  《共产党宣言》问世后,很快就成为欧洲工人运动的思想武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也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逐步认同和信仰马克思主义,并开始在中国大地播撒真理“火种”,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如1918—1919年,李大钊连续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几篇文章,热情讴歌俄国十月革命,并系统介绍马克思的生平、学说和贡献等。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译本出版,陈望道为其译者。这本被称为“红色中华第一书”的薄薄小册子,虽然篇幅不长,但其威力却犹如精神原子弹,它为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点燃了新的希望,也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国共产党人大多是在阅读了这本书后思想发生变化,确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继而走上革命道路的,“100年前,陈望道同志翻译了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为引导大批有志之士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投身民族解放振兴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翻译出版,共产主义这个“幽灵”也从西方“游荡”到了中国,掀起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新高潮。《共产党宣言》传入中国并得到广泛传播,犹如久旱的土地遇见甘霖,中国大地从此焕发出勃勃生机。

  然而,回望历史,在风雨如磐、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如何挽救民族危亡,找到救国救民的道路,曾困扰着无数仁人志士、贤达才杰。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传播,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良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从阅读《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找到了精神信仰,深刻感悟和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在对各种思潮进行研究和比较后,最终选择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实现了世界观上的重大转变,成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1936年,毛泽东在与埃德加·斯诺谈话时说,他第二次到北京期间,曾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三本书是:《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启蒙读物,《共产党宣言》深刻影响了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思想觉悟、政治水平和理论素养,它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提供了理论指导。1921年7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正式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但彼时的中国共产党力量尚比较弱小,党员数量也比较少,它之所以引人注目并吸引无数革命志士纷纷选择加入其中,靠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刘少奇曾回忆:“那时我还没有参加共产党,我在考虑入不入党的问题。当时我把《共产党宣言》看了又看,看了好几遍……从这本书中,我了解共产党是干什么的,是怎样的一个党,我准不准备献身于这个党所从事的事业。”《共产党宣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深刻洞察和科学预测,深深地打动和吸引着刘少奇,并对其如痴如醉。“少奇同志几乎没有个人爱好,从不闲聊天,也不随便上街,我们不住在一起,但看见他的时候,多是在学习俄文,阅读《共产党宣言》,思考着中国革命问题。”经过深思熟虑,刘少奇坚定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有了明确的人生信仰和奋斗目标。

  一本书影响了一群人,一群人改变了中国命运。周恩来、朱德、董必武、蔡和森、瞿秋白、恽代英、李维汉等大都是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走上革命道路的,并从中获得了人生滋养、明确了人生方向,中国第一批共产党人由此而生。正如彭德怀所言:“以前我只是对社会不满,看不到有什么进行根本改革的希望。在读了《共产党宣言》以后,我不再悲观,开始怀着社会是可以改造的新信念而工作。”这些受到《共产党宣言》深刻影响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实现了从激进民主主义者向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他们是中国革命事业的宝贵火种和中坚力量,在改造中国的伟大事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说,《共产党宣言》是中国先进分子的领路人和入门向导,它影响、教育和武装了一大批忠诚的共产主义者,“我们党的老一辈革命家都是受《共产党宣言》的影响而走上革命道路的”。以周恩来为例,他在日本求学时就曾接触了《共产党宣言》,在回国后和赴欧洲勤工俭学期间也都进行过深入阅读,并对相关阅读经历印象深刻,“在赴法国之前,我从译文中读过《共产党宣言》、考茨基的《阶级斗争》和《十月革命》”。1946年5月,周恩来和记者曾敏之谈话,回顾自己的经历说:“到法国后博览群书……而后认识到无政府主义走不通,转向读《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书籍,在巴黎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他在与美国记者李勃曼谈话时,再次谈到其在国内时曾看到《共产党宣言》,对他产生了巨大影响。《共产党宣言》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启蒙者、引导者,是使他们思想顿悟、精神洗礼、认识升华的关键因素之一。邓小平晚年也曾说过:“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倒的。”

  总之,《共产党宣言》中蕴含的强大真理力量、道义力量深深打动和吸引着中国共产党人,令他们心驰之、神往之、践行之,同时也给予了他们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强大理论武器和精神力量,在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心里播下了信仰的种子。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正是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确立起了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找到了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并从此开启了革命生涯,其人生发展与《共产党宣言》所指引的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中国革命事业的“宝贵真经”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完整、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思想,如一盏耀眼的明灯,照亮了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解放道路,为劳苦大众翻身解放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人既是《共产党宣言》的忠实读者,也是《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忠诚传人。把《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以实现民族解放、国家富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此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反对机械地、僵化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成功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这是一条有别于俄国革命模式的革命新路,是中国共产党人把《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于解决中国问题的一次成功尝试。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是解决中国问题的行动指南,《共产党宣言》中的真知灼见有力地指导了中国革命实践,为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宝贵的革命“真经”。

  作为一种深奥宏大的科学理论,《共产党宣言》内容极其丰富、深刻,堪称一座“思想的富矿”,是世界无产阶级的理论之基、信仰之源。不仅如此,《共产党宣言》字字珠玑、句句经典,这也就意味着,对其思想精华的把握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反复学习、深入研究;对其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运用不可能一步到位,而是要勤学苦读、久久为功。在倾心研读《共产党宣言》这方面,毛泽东堪称全党的典范。一生酷爱读书的毛泽东,《共产党宣言》几乎是他花费时间最长、读的次数最多的一本书。1939年,毛泽东对党内同志说:“《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有时只阅读一两段,有时全篇都读,每阅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我写《新民主主义论》时,《共产党宣言》就翻阅过多少次。”可见,毛泽东阅读《共产党宣言》并非死啃书本,而是带着思考、联系实际地读,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把其中的精髓要义运用于中国社会实践,从而实现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事实上,不仅是《新民主主义论》,《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经典篇章,也是毛泽东受《共产党宣言》启发,运用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中国问题的代表作。1941年9月,毛泽东在《关于农村调查》一文中提到:“记得我在一九二O年,第一次看了考茨基著的《阶级斗争》,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初步地得到认识问题的方法论。”

  毛泽东不仅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反复研读《共产党宣言》,还号召广大党员干部把《共产党宣言》作为重要篇目进行阅读,以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942年11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上,结合中国共产党的情况,讲斯大林《论布尔什维克十二条》时强调:“我们要注重理论,高级干部要准备读书,从《共产党宣言》起到《季米特洛夫文选》止,选三四十本。……就把我们的党大大地武装起来了。”1943年12月,毛泽东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高级干部学习党的路线问题,决定在未来的半年时间里亲自带领党内高层领导学习六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名列其中。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期间,毛泽东两次向全党荐读《共产党宣言》。4月24日,他又在一次报告中提议读包括《共产党宣言》在内的五本马列主义著作。5月31日,他在中共七大上再次向大家推荐这五本书,并且强调:“我们可以把这五本书装在干粮袋里,打完仗后,就读他一遍或者看他一两句,没有味道就放起来,有味道就多看几句,七看八看就看出味道来了。”如此苦口相劝、谆谆教导,可见这几本书在毛泽东心中的分量。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作总结讲话,再次强调了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根据过去的经验,要学习十二本干部必读的书,如果在三年之内,有三万人读完这十二本书,有三千人读通这十二本书,那就很好。”这里所提到的十二本书,是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定干部必读的十二本马列主义著作,《共产党宣言》是其中之一。可见,毛泽东对党员干部阅读马列主义著作是高度重视的,而《共产党宣言》则是其向全党荐读的必选书目。而细加考察可以发现,每当毛泽东自己研读以及提倡全党阅读《共产党宣言》之时,大都是在革命的重大关头,或者思想认识上出现疑惑之际,需要回到《共产党宣言》中去重温经典、获得灵感。在毛泽东的示范和带动下,广大党员强读强记,多学善思,不断从《共产党宣言》中汲取思想养分。如在长征的艰难岁月中,许多红军指战员把《共产党宣言》作为精神食粮随身携带、随时阅读,周恩来将其当作“贴身伙伴”,只要有空都会拿出来反复阅读。1941年春至1943年夏,周恩来在重庆开展革命活动,“他在重庆读过的一些书,包括《共产党宣言》,书皮上有他亲自签名和注的日期都保存下来。”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人从《共产党宣言》中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前进力量,推动着中国革命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使马克思主义这一绚丽的思想之花,在中国大地上结出丰硕之果。

  中国有着特殊而复杂的国情,在中国搞革命绝非易事。《共产党宣言》中的基本原理如同“真经”一般,为中国共产党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指引,如阶级斗争学说、统一战线思想、党的建设理论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革命事业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学习和运用《共产党宣言》“真经”的过程。不仅如此,每当中国共产党人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一“真经”时,中国革命事业就会进展顺利,反之亦然。这充分说明,这一“真经”具有科学性、真理性,是能够有效指导实践的。通过对《共产党宣言》的持续阅读和深化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水平不断提高,革命经验日益丰富,对中国革命规律的把握愈加深入,中国革命事业才不断走向胜利。

  三、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智慧源泉”

  新中国的成立,昭示着《共产党宣言》中的基本理论是科学的,是能付诸实践、指导实践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把《共产党宣言》中的基本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从此,中国共产党从一个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从一个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党转变为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党。这种角色和地位的重大转变,并不意味着《共产党宣言》失去了价值。相反,由于对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缺乏一定的经验,中国共产党人只能在实践中边摸索边学习,并结合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深化对《共产党宣言》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共产党宣言》也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智慧源泉,其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继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共产党宣言》的阅读不仅没有丝毫懈怠,反而更上层楼,甚至达到了手不释卷的程度。通过阅读,毛泽东更加深刻地把握了其中的思想精髓、精辟论断,并且将其灵活运用,有效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他不断阐发《共产党宣言》中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论,阐明党的领导方法以及共产党人的思想境界和远大抱负;在社会主义建设遇到难题甚至挫折后,他会进一步求诸、就教于《共产党宣言》,思考探索“具有自己特别的具体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形式和方法”。如20世纪50年代末,毛泽东多次阅读《共产党宣言》,对其中关于废除资产阶级所有制,剥夺资产阶级占有他人劳动、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与传统的所有制观念决裂等处,都做了密密麻麻的圈画。类似的圈圈画画,不仅表明了毛泽东阅读《共产党宣言》时的全神贯注、专心致志,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他已把《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紧密联系起来,试图从书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1954年下半年,毛泽东重新开始学英语,在有了多年的《共产党宣言》中译本阅读史后,他又把《共产党宣言》英文本作为重要学习资料,显示了其对《共产党宣言》的情有独钟。这样不仅有助于锻炼和提高英文水平,而且重温了经典、深化了认识。“在《共产党宣言》和《矛盾论》英译本上,他从第一页直到最后一页,都做了详细的批注;直到晚年,每当他重读一遍时,就补注一次。”如此经过“实践—重读—认识”的循环往复,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把握更加深刻。所以,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越是深入推进,就越是离不开《共产党宣言》,因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对真理的认识和把握也永无止境。直到晚年,毛泽东对《共产党宣言》依然爱不释手、反复研读,不断从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不仅如此,他还多次要求党员干部阅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譬如,1963年,他提出要学习包括《共产党宣言》在内的30本马列著作,并指示30本都要出大字本,以便老同志阅读。其中,《共产党宣言》不仅出了大字本,还出了竖排的线装本。1964年8月,他批示秘书:“我又要找一部 《共产党宣言》,一部列宁论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都要是新出大字本的。”

  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全新的实践,必然会遇到一些从未有过的新问题、新挑战,这就需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在不断深化对《共产党宣言》的阅读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多次强调阅读《共产党宣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主张要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深化阅读,如他认为知识分子应把自身实际与阅读《共产党宣言》等著作结合起来。1970年9月,他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并选出九本马列主义著作和五篇毛泽东著作列入“读马列著作计划”的必读书目,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共产党宣言》。1975年1月,周恩来曾关切地询问陈望道是否找到《共产党宣言》的首译本,指出“这是马列老祖宗在我们中国的第一本经典著作,找不到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心病啊”。越是到晚年,越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党宣言》的珍视和深厚情感,不仅周恩来对其念念不忘,朱德也将其视若珍宝。1976年5月,依据德文版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新译本送中央领导审阅。此时,已年届九十高龄的朱德不仅坚持一口气读完,而且决定亲自看望主持翻译工作的成仿吾,一起交流对这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心得。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党宣言》坚持不懈地阅读,体现出了虔诚的求学态度和强烈的进取精神,中国共产党也因此得以在实践创新、理论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有新突破、新收获。

  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只能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如何充分立足中国国情,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共产党人从《共产党宣言》中汲取了丰富的智慧、灵感和营养。在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阅读中,中国共产党人把《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原理、基本精神等,成功运用于指导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使《共产党宣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出强大的理论魅力和真理力量,推动着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不断彰显出新的活力。

  四、社会主义改革事业的“闪耀灯塔”

  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继承、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结果,再次彰显了《共产党宣言》的强大生命力。邓小平强调:“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显然,这里的“老祖宗”包括《共产党宣言》在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是建立在坚信《共产党宣言》基本理论具有科学性、真理性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对《共产党宣言》基本思想与时俱进地阐发和运用的基础上的。可以说,《共产党宣言》如闪耀的灯塔,照亮了中国共产党人前进的道路,指引着我们日益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众所周知,邓小平历来不喜欢夸夸其谈式的高谈阔论,也不喜欢滔滔不绝的引经据典,而是倡导言简意赅、简洁精要的语言风格。他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主张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公开文献中,邓小平关于《共产党宣言》的相关论述只有一次,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在这次谈话中尊奉《共产党宣言》为其入门老师。虽然相关论述不多,但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坚贞不渝、矢志不移的,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他不但没有丝毫背离《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反而将其进一步地丰富和发展,使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他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重要思想理论,都是“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来理解和运用《共产党宣言》基本思想的成果,是对《共产党宣言》中相关论述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尤其是在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目的、阶段、途径等方面,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了《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这一重大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与《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得以开辟,中华民族逐步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扬了高度重视、认真阅读《共产党宣言》的优良传统,使其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不断散发出真理的味道、放射出耀眼的光芒。江泽民对马克思、恩格斯非常崇敬,他曾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时,马克思是三十岁,恩格斯是二十八岁。”对于《共产党宣言》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江泽民有过刻苦研读的难忘经历。尤其是在大学读书期间,曾下大功夫阅读《共产党宣言》。在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后,为了准确理解《共产党宣言》中的一些重要精神,他还把《共产党宣言》中文版和德文版对照阅读。他多次强调党的高级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还亲自将《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和1888年英文版序言批给高级干部阅读。胡锦涛也非常重视对《共产党宣言》的学习、阅读,多次在重要讲话中提到它。不仅如此,在阐述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方针时,胡锦涛多次从《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发掘理论源头、明确思想渊源。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回顾历史,《共产党宣言》见证和指引着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性巨变;展望未来,《共产党宣言》是引领我们走向“强起来”的闪耀灯塔。所以,加强对《共产党宣言》的阅读学习,仍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项重要责任和任务。习近平历来好读书、爱读书,尤其高度重视学习研读《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其青少年时期,他就已把《共产党宣言》作为重要学习资料,“在20世纪70年代,马克思列宁主义一些经典著作,如《共产党宣言》《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国家与革命》等,是要求和鼓励学习的,也是习近平反复阅读学习过的。”对于《共产党宣言》,习近平不仅熟读之,而且进行了精思与深悟,“有一次他议论起《共产党宣言》中译本问题,说到这部著作有从俄、日、德、英、法不同语言翻译过来的中文本,很多学者对此都有不同贡献,但又各有侧重。他们对《共产党宣言》文本的理解不尽相同。”这说明习近平在阅读《共产党宣言》时并非走马观花、浮于表面,而是沉浸其中、深得其味,并产生了一些独特的思考和理解。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他始终以身作则,带头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并认为这是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重要途径。他说过:“如果觉得心里不踏实,就去钻研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多看几遍。”走上中央领导岗位后,他多次向党员干部推荐包括《共产党宣言》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要求党员干部多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多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下一番心无旁骛、静谧自怡的硬功夫,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养、锤炼道德操守、提升思想境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学好用好《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总之,中国之所以能实现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共产党宣言》这一有力思想武器发挥了功不可没的重要作用;继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依然需要我们学好、用好《共产党宣言》。

  中国共产党人是《共产党宣言》基本精神的继承者、弘扬者,是《共产党宣言》基本原理在中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推动者、践行者。在《共产党宣言》的指引下,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不断发展并取得丰硕成果,它所昭示的美好前景正逐步转化为现实,充分彰显了其科学性、真理性。作为《共产党宣言》的阅读者、研读者,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地进行阅读学习,不断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和教益,并由此更加明确了方向、坚定了信念、提升了能力。

  五、百年阅读史的当代启示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共产党宣言》的百年阅读史,就是对《共产党宣言》基本思想、基本理论的百年继承、发展和践行史。虽然其问世至今已有170多年,但它依然绽放着真理的光芒,具有强大的穿透力、感召力和影响力,始终在人类思想的星空熠熠生辉,能让人从中感受到穿越时空、风雷激荡的磅礴力量。对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对待《共产党宣言》的态度如何,直接影响着我们所正在从事的伟大事业。只有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党宣言》浓厚的阅读兴趣、充沛的阅读动力和持之以恒的阅读劲头继承下来、发扬光大,才能在新时代不断创造出更大的发展成就。所以,对《共产党宣言》的学习阅读只有进行时,而没有完成时。

  (一)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要倡导原原本本

  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作为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共产党宣言》内容丰富、思想深邃,不下一番真功夫、实功夫、苦功夫是难以领略其真谛、掌握其精髓,做到融会贯通、学深悟透的。事实上,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贵在原汁原味地品读其内涵本意,原原本本地把握其精神内核,尤其需要回到经典原著写作的特定社会历史背景、学术背景和语境中去理解、去领悟,而不是孤立地、机械地阅读。这就需要我们回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去老老实实地、原原本本地读,从最全面、最权威的第一手资料中悟其奥妙、汲其精髓。习近平强调:“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思想深刻,要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思想精髓,必须专心致志地读、原原本本地读,努力掌握贯穿经典著作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学懂学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要把研读《共产党宣言》作为必修课和基本功,做到勤读、常学、活用。

  (二)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要注重联系实际

  《共产党宣言》之所以如常青树一般,能够永葆生机,是因为它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其基本思想、基本理论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与时俱进的。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个别论断已不适用,但其中蕴含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永不过时的。因此,阅读《共产党宣言》要做到深研细悟,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当代中国实际,着眼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进行深入地学习、思考和研究,而不是将其变成照本宣科的“本本”或者诵读的教义,只是生吞活剥地看一看、浮光掠影地翻一翻。这种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式的阅读态度,只会助长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的不良之风,使阅读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在这方面,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要向前人学习,在阅读《共产党宣言》时带着思考、联系实际,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要学马列主义经典著作,要精读,读了还要理解它,要结合中国国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去分析、去探索、去理解。理论和实践结合了,理论就会是行动的指南。”

  (三)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要讲究方式方法

  中国共产党人阅读《共产党宣言》并非泛泛而读,而是带着深刻的思考进行阅读,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所做的批注、圈画、眉批、摘录、笔记等,体现了他们阅读时的深思与感悟。这种“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加深了其对《共产党宣言》基本思想、基本理论的理解,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其中的精髓要义。毛泽东在阅读包括《共产党宣言》在内的许多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时,都在重要的地方画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这些批注、勾画等是他阅读时所思、所悟的外在体现,充分彰显了阅读活动的主动性、探究性。朱德在旅欧期间积极参加党小组的学习讨论活动,“那时,我们学习的书籍有《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ABC》《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等。朱德同志学习很认真,记了不少本笔记。他读的书,圈圈点点,密密麻麻,写满了批注。”此外,周恩来、董必武、张闻天、徐特立等人也以笔记、摘录、眉批等形式来巩固《共产党宣言》中的相关知识,以深化理解、提高认识。通过以上各种方式,中国共产党人在阅读《共产党宣言》时实现了学思结合、悟用并进。当然,除批注摘妙法外,问题导向式阅读、比较式阅读、整体性阅读等,也都是中国共产党人阅读《共产党宣言》的有效方式方法。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研读包括《共产党宣言》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也要找到适合于自身的科学方法,以提高阅读效率,增强阅读效果,不断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四)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要做到学以致用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多读常学《共产党宣言》是前提、是基础。但是,对《共产党宣言》基本理论、基本思想的运用和践行才是根本。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书斋里的学问,其与生俱来就具有和实践相结合、和群众相结合的理论品质,是直接服务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科学理论。在研读《共产党宣言》时,不能读死书、死读书,而要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深刻把握其中的精髓要义,用来指导实践、服务现实,做到活学活用、经世致用,以更好地把科学思想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只有这样,对《共产党宣言》我们才能越读越懂、越研越深、越用越活,使其思想之火花,始终照亮着我们。正如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所指出的:“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建党精神蕴含百年辉煌的密码
下一篇:超越“外在实在论”和“内在主体论”的马克思自然观阐释

期刊简介

主办单位:兰州市社会科学院
刊期:月刊
主编:曾月梅
副主编:王望
编辑部地址:兰州市金昌北路75号
通讯(投稿)地址:兰州市中央广场邮局《兰州学刊》信箱
电话:8801976
邮编:730030
Email信箱:LZXK@chinajournal.net.cn
Email信箱:LZXK@vip.163.com

最新公告
×
近期有作者来电反映, 有人借我刊名义从事征稿活动并非法收取审稿及版面费用, 扰乱了杂志社正常的工作秩序, 影响了《兰州学刊》杂志社的声誉。《兰州学刊》杂志社在此郑重声明:本刊从未与任何公司或个人签订组稿合作协议,凡以冒用我刊名义征稿的中介机构均未获得我刊的任何许可,其工作人员均非我刊的工作人员,与之相关的经济与法律关系...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