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文章 >  

新中国成立初期失业问题研究
2022-12-15   来源:冯兵 姬坤丽   

  摘要:新中国成立初期,长期战乱使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经济萧条、民生凋敝,失业现象普遍存在。新生人民政权初创,立足未稳的背景之下,失业现象不仅是关乎社会稳定的经济问题,更是涉及新生政权能否稳固存续的政治问题。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展开,就业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学术界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失业问题的研究也取得了颇为丰硕的成果。但已有研究存在研究思路过于单一、缺乏创新、研究视角偏于宏观、相关论题探讨有待深入等问题,未来研究亟待扩大区域研究范围,关注特殊失业群体,拓展研究空间,创新研究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失业;救济;治理

  中图分类号:K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492(2021)11-0005-10

  近代中国,长期处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之下,加之长年战争破坏,整个国家经济基础羸弱不堪。新中国成立之初,伴随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国民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但由于社会经济结构改组、人民购买力低下及残余蒋匪势力的蓄意破坏,工商业经营困难,导致这一时期全国范围内出现严重失业现象,尤以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南京、重庆等大城市为甚。据统计,1949—1955年间,中国城镇待就业人数分别是:474.2万人、437.6万人、400.6万人、376.6万人、332.7万人、320.8万人、315.4万人,其中1949年和1952年的失业率高达23.65%和13.25%。对于日益严峻的失业状况,党和政府予以高度关注,陆续制定一系列帮助就业、救济失业的方针政策以解决失业问题。国内学术界对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失业问题的广泛关注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失业问题日益凸显并成为社会治理中的“老大难”问题,有关失业救济、社会保障、帮助就业等问题被频繁提起,并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形成了一些研究成果。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失业问题研究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失业问题的研究在学界备受关注,研究成果也颇为丰富。目前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失业问题的相关资料和研究成果的大致情况如下。

  编辑和出版了一些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失业问题相关的史料。主要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1949—1952)》、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共和国走过的路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专题选集(1949—1952)》、党的文献编辑部编写的《建国初期社会救济文献选载》、法制委员会编写的《中央人民政府法令汇编(1949—1955)》、国家统计局社会统计司编写的《中国劳动工资统计资料(1949—1985)》以及失业情况较为严重的北京、上海、重庆、武汉、南京、天津、广州等城市的地方经济管理志。上述史料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失业情况和数据的记载,为我们深入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基础材料。

  出版了一些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失业问题相关的研究著作。代表作有程连升的《中国五十年反失业政策研究(1949—1999)》、吴承名、董志凯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52)》、赵德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专题大事记(1949—1966)》、袁伦渠的《中国劳动经济史》、苏星和杨秋宝的《新中国经济史资料选编》、孙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90年代初)》等等。这些著作主要从宏观层面研究全国性的失业治理,其主要围绕新中国成立初期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特点以及政府为解决失业问题而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开展研究。

  发表了一些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失业问题的期刊论文。具体有袁志平《解放初期上海对失业工人的救济和就业安置》、徐行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失业问题及其迅速解决》、程连升的《新中国第一次失业高峰的形成和治理》、高中伟的《新中国初期城市失业治理的历史考察》、董一冰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市对工人失业问题的救治与整合》、蔡玉卿的《毛泽东与建国前后的城市失业治理——以上海为个案》、刘洪青的《新中国就业第一道坎》、董一冰和刘静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解决失业问题的对策和启示》、刘奎的《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失业救济》等等。与专著相较,学术论文呈现数量庞大、视角多样、注重区域性研究等特点,而地域性研究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武汉等中心城市。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失业问题的区域性研究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在战争中所遭受的破坏程度不一,各地区经济状况千差万别,不同地区失业情况的严重程度也不尽相同,因而失业救助工作的开展也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学者关注到这一问题,并将关注点集中在当时失业情况比较严重的地区,如北京、武汉、上海、南京等城市,针对这些地区的失业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目前学界关于失业问题区域性的研究,多以期刊论文的形式呈现,著作较为少见。

  (一)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市失业问题的研究

  申秀婷、乔凌霄的《解放初期北京市失业工人和失业知识分子状况及救济工作》,韩勤英、苏峰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北京的失业知识分子救济政策及其成效》聚焦于知识分子这一特殊的失业群体,对当时北京市失业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救济政策及其实施过程进行介绍,并对救济措施中存在的弊端进行了总结与反思。李璎珞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市对工人失业问题的救治与社会整合》 着重考察了1949—1952年北京市通过设立失业救济委员会和失业救济基金、实行以工代赈、举办专业训练、组织还乡生产与生产自救等方式多措并举解决工人失业问题,并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北京市失业救济工作的社会整合功效。刘荣臻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城市失业问题的治理及其成效——以北京失业工人治理为例》 以新的视野探讨了北京市所提出的失业工人治理的方针政策及其成效,总结了城市失业治理的历史经验。张浩的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城市失业治理政策及其实践——以北京市为个案》 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失业问题严重的原因,引用大量数据资料描述了北京市失业的情况,并对北京市委、市政府治理失业问题的举措及其成效进行了阐述。高冬梅的《1946—1952年北京市失业救助论析》 考察了1949—1952年北京市的失业救助行政体制,高度认可了北京市当时所采取的以工代赈、转业训练等救助措施。王欢的《建国初期北京市的失业及失业救济的历史考察(1949—1952)》 分析了北京市出现两次失业高峰的原因,重点论述了北京市解决失业问题的策略,概括出北京市失业救济的自主性、就业导向性、临时性以及注重对失业人员的组织教育等特点。

  (二)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市失业问题的研究

  目前,学术界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失业问题的区域性研究中,专门研究上海失业问题的成果颇为丰硕。袁志平连续发表三篇研究解放初期上海治理失业问题的文章,分别是:《上海解放初期失业工人安置和新时期再就业工程浅析》《解放初期上海对失业工人的救济与安置》《上海解放初期的工人失业问题及其成功解决》。后两篇文章从多个层次剖析了解放初期上海出现严重失业问题的原因,考察了上海市全面解决失业问题的举措。《上海解放初期失业工人安置和新时期再就业工程浅析》通过对上海解放初期失业工人就业安置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的比较分析,以突出再就业工程的重要性。郝先中的《建国初期上海对失业知识分子的调查登记和就业安置》、高大帅的《上海对失业知识分子的登记和处理工作研究(1951—1953)》、宋佳丽的《建国初期上海失学失业知识青年救济与安置工作研究》均将关注点放在了青年知识分子这一失业人数最多的群体上,具体分析了上海知识分子失业的原因,论述了上海市处理失业知识分子机构的建立以及对失业知识分子开展的一系列登记和安置工作。袁志平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毛泽东解决就业问题的思想在上海的实践》、蔡玉卿的《毛泽东与建国前后的城市失业治理——以上海为个案》 对毛泽东关于上海失业治理的基本思路进行梳理,并对其中成功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吴文俊的《解放初期上海失工回乡生产政策刍议——以失业治理为视点》、《略论建国初期上海失工专业训练制度与实践》《解放初期上海旧公职人员“包下来”政策初探——以失业治理为视角》《建国初期上海烈军工属群体失业治理政策与实践》从“政策性”研究的角度切入,针对上海市失业治理政策中的失工回乡生产、专业训练、“包下来”等政策展开具体研究,介绍了这些政策的基本内容和实施情况,并分析了城市、农村和失工等多方面因素对政策最终成效的影响,归纳出这些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张绪雄的《建国初期上海失业工人社会救济研究(1949—1952)》 按照失业原因分析—政策措施梳理—经验反思总结的逻辑研究上海的失业治理问题,与其他研究成果相较,其亮点在于对这一时期失业工人的多重心理进行分析,揭示了工人失业后的焦急和对政府不满的心态。张犇的《1950年上海失业工人救济问题》通过解读1950年上海复杂的社会环境,厘清了上海出现失业现象的原因,描述了在中央政府的指示下,全国工人对上海失业工人进行援助的情况。

  (三)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其他城市失业问题的研究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失业问题的区域性研究中,关于武汉、重庆、广州、南京等城市的失业治理研究成果虽相较于北京、上海相差甚远,但成果也较为丰富。谢涛的《建国初期中共治理城市失业问题的对策与实践——以1949—1952年的南京市为例》 从政府治理社会问题的角度出发,运用历史学、社会学、宏观经济学等社会科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结合新中国成立之前复杂的社会背景,在对大量原始档案和历史文献考察的基础上,再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南京市治理失业问题的过程。周敏的《解放初期武汉市的失业救济》 描述了1949—1952年武汉市的失业情况,并对政府的救济措施进行了简要概述。许福海的《论1949—1953年武汉市员工失业及政府的救济举措》从救济开展的背景、救济政策的实施、救济工作的整体性评价三方面对1949—1953年武汉市的员工失业问题进行考察。谢涛的 《建国初期社会救助体系的构建与评析——以1949—1953年的广州市为个案》 把广州市救助失业者的救济体系作为研究对象,阐述了救助政策、救助机构、救助项目的基本内容,并对救济效果进行了整体评析。李芬香的《建国初期广州市结构性失业及其治理》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州市的失业状况、原因以及治理措施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上海、武汉、广州、南京等大城市的失业问题尤为突出,因而这些城市关于失业治理的档案、史料相比其他地区较为丰富,学者们在研究这一时期城市失业问题时自然选择了相关资料充分详实的地区,这些城市由此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焦点区域。基于这一状况,目前学界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失业问题的研究成果也多与上述城市有关,但上述城市的失业问题研究和资料的挖掘能否彰显当时失业治理问题的全貌,仍有进一步商榷的空间。可喜的是,近年学界开始将眼光扩展到上述所列地区之外的杭州、郑州、河北等地,为未来开展这一问题的研究指明了新的努力方向。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失业原因与应对研究

  “善除害者查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在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失业治理问题时,不少学者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出现严重失业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剖析。袁伦渠的《新中国劳动经济史》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产生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长期统治的结果;二是新中国成立后对旧的经济结构进行改组也引发了新的失业现象。袁伦渠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失业问题的总体原因进行分析之外,还对这一阶段出现的1950年春季和1952年春季两次失业小高峰的原因进行了细致的剖析。程连升的《新中国第一次失业高峰的形成和治理》认为造成我国出现1950—1952年失业高峰的主要原因是:国民党政权对经济的肆意破坏;市场环境的剧烈变化;国家经济政策的偏差;城市化进程过快,大批人员进入城市;劳动参与率迅速提高,劳动力供给人数增加。高中伟的《新中国初期城市失业治理的历史考察》则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失业工人数量庞大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长期战争破坏导致企业生产停顿;另一方面,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进行经济封锁,致使原先依赖于材料进口与外国市场的大批企业陷入生产困难,造成工人失业。吕晨曦的《建国初期的城市失业问题治理及其启示》从社会转型角度着手,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失业问题严重的原因是:新旧两种社会制度更替后对社会经济进行改组;消费型城市向生产型城市的转换;交通破坏严重;城市人口增长相对过快。王卫民的《对建国初期解决失业问题的思考》认为造成失业的原因主要有:反动统治与战争的长期破坏;社会经济的改组;政府平抑物价措施过激。李占才的《建国初期共产党人的劳动就业观》也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失业问题成为一个尖锐的社会问题,其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长期战争摧残严重破坏了国家经济基础;二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新的经济秩序尚未建立的情况下,国家经济在短时间内出现混乱无序的状态。

  在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失业问题时,中央以及地方政府应对和解决失业问题的具体举措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由此产出了较为丰富的成果。新中国成立初期治理失业政策措施的总体研究:李新慧的《建国初期党和国家的就业政策探析》对就业政策进行了整体介绍,阐述了党和国家依据当时的失业情况,对国民党遗留失业人员、失业工人、广大失业知识分子等不同失业群体所采取的不同的救济与安置政策。通过几种政策配合实施,党初步解决当时失业问题的同时,还为未来进一步开展失业治理积累了宝贵经验。袁伦渠的《新中国劳动经济史》、程连升的《中国五十年反失业政策研究(1949—1999)》、周四成的《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对失业问题的有效治理及启示》指出,这一时期政府治理失业采取的是救济和安置相结合的政策,从三个方面对党和政府针对失业问题的应对举措进行了介绍,分别是:积极防止和减少产生新的失业人员;采取多项政策措施帮助失业者解决生活困难;扩大就业、安置失业人员。许虹的《建国初期党和政府救济灾荒、失业问题简述》对政府为解决失业问题所颁布的一系列文件进行了梳理,例如《关于救济失业工人的指示》《救济失业工人暂行办法》《关于举行全国救济失业工人运动和筹措救济失业工人基金办法的指示》等,为其他学者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颇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李占才的《建国初期共产党人的劳动就业观》通过对中央政府政务院针对失业问题所出台的系列文本的解读,概括归纳出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共产党人的劳动就业思想,并对比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和结构的变化,强调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劳动就业观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刘奎的《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失业救济》介绍了政府失业救济的5项具体措施,分别为以工代赈、转业训练、生产自救、还乡生产和发放救济金。徐惟奋的《建国初期解决失业问题的六大举措》提出,政府的失业治理措施除上述五项外,还包括保护民族工商业这一举措。李光田的《试论建国初期失业工人的救济与安置》指出,党和政府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失业问题所采取的是救济安置的大计方针和政策,主要有救济失业工人的基金问题,救济失业工人的办法以及劳动介绍所等。

  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领导人的失业治理思想,研究成果寥寥无几。瞿晓琳的《从陈云的思路与对策看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失业救助》指出,陈云作为新中国经济工作的领导人,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提出的一系列救助失业、保障民生的思想,兼顾了不同失业群体的利益,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为初步解决当时严重的就业问题提供了直接指导。刘静、董一冰、孙月婷的《建国初期刘少奇解决失业问题的理论与实践》认为,刘少奇在解决失业问题时,在提出多种安置措施之外,坚持注重解决失业工人基本生活保障的主张,弥补了中国当时社会保障制度的空缺。袁志平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毛泽东解决就业问题的思想在上海的实践》以上海为个案,对毛泽东解决失业问题的一系列政策构想进行了考察。

  四、新中国成立初期失业治理经验研究

  目前学界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失业治理历史经验的研究,大都是在论述治理措施时略有提及,专门的研究成果付之阙如,有待提升的空间仍属广泛。吕晨曦的《建国初期的城市失业问题治理及其启示》,认为治理失业是社会转型时期具有特殊意义的战略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通过政府救济和以工代振、生产自救等方式,成功解决了失业问题,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文章还强调,失业治理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既需要政府的统一领导,又需要企业的积极配合以及劳动者的主动参与。周腊元的《应对建国以来五次失业高峰的实践和启示》指出,政府成功化解新中国成立初期出现的第一次失业高峰提供的最值得借鉴的经验,是做到了城乡劳动者公平就业。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中国就业的根本问题,因而必须建立城乡统一公平的就业制度,既注重城镇劳动者充分就业,又注重农村劳动者平等就业,避免出现城乡分治的二元体制。周四成的《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对失业问题的有效治理及启示》对政府解决失业问题的方针政策进行了分析,对治理失业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归纳。文章指出,受所处历史条件的限制,政府所制定的反失业的某些方针政策虽然具有一定的临时性和应急性,但也不乏如“介绍就业与自行就业相结合”等就业方针,是符合我国国情特点的,应当长期坚持和完善。李新慧的《论建国初期失业的治理及启示》,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国家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党和政府正确分析失业成因,广泛开展反失业斗争,不仅成功解决了严重的失业问题,还带领人民很快恢复了工农业生产,为如何治理经济转型期极易出现的失业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历史镜鉴。

  五、总结与展望

  失业问题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历史现象,是世界性难题。失业一方面是生产力发展对劳动力需求相对降低的结果,另一方面则是市场配置资源的要求。失业制约经济发展,影响居民生活,威胁社会稳定。近年来,学界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失业问题的研究,虽然相关专著寥寥,但期刊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均显示学界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通过学术史的回顾,可以发现,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失业这一问题的研究上,研究视角不断拓宽,已有成果为下一步开展相关论题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资料支撑。值得注意的是,学界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仍有许多相关领域尚未开发,尚有较大的探索发展空间。

  区域性研究空间范围分布不均衡。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失业问题区域性研究成果初步梳理的结果来看,对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失业问题的地区性研究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城市。以期刊网收录的文章为例,从论文数量观察,新中国成立初期失业问题区域性研究的论文有33篇,关于上述几个城市失业问题研究的论文就占据26篇,所占比例接近80%。由此,从目前地区性研究的分布范围来看,与北京、上海等城市相比,对其他地区和城市失业问题的关注明显不足,研究力度有待强化,研究范围亟待扩展。

  关于特殊失业群体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根据已查阅的文献资料,新中国成立初期第一次失业高峰中,失业现象严重不仅体现在失业群体数量庞大,更体现在失业群体种类较多。众多失业群体中既包括企业失业工人、青年知识分子等一般失业群体,又有原国民党反动政府遗留下来的公教人员、官僚资本主义企业的职工、烈军工属以及有劳动能力的聋哑残疾人等特殊失业群体。实际上,党和政府在治理失业的过程中,对于这些特殊的失业群体也制定了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政策指令,例如对国民党政权机关的工作人员实行“包下来”的政策等,这些特殊的政策具有很大的探讨价值。遗憾的是,目前学界关于特殊失业群体的研究成果严重缺乏。

  研究思路有待创新,研究视角亟待转换。从研究思路来看,综观新中国成立初期失业问题的研究,已有研究多数沿着“失业的状况—失业的原因—反失业的举措—治理失业的成效—总结经验启示”这种单一的逻辑理路展开的,多数文章均阐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失业的严重形势、原因、政府的政策措施以及效果等,论述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创新性研究缺乏。从研究视角来看,一方面,已有研究未对研究对象加以区分,往往把全国或某一地区的所有失业工人作为一个统一的失业群体进行研究,只有极少数学者注意到这一问题,单独对失业知识分子这一具体群体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在对政策性部分的内容进行论述时,多倾向于对政策进行宏观论述,具体的分析和解读不够深入和细致。

  失业问题研讨中理论的运用明显不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分析和研究西方雇佣劳动制度和失业问题的过程中创立了自己的失业理论,尤其是阐发了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失业产生的物质基础。西方经济学各个流派如凯恩斯以前的学派、凯恩斯学派、货币学派和发展经济学派也在研究失业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相对完善、自成体系的失业理论。”西方失业理论具有门派林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其很难对现实和未来世界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做出正确、清楚的回答和解释。但学术研讨中的借鉴不可缺少,马克思主义失业理论和西方失业学说对分析中国失业问题仍可以作为参照,而目前学界关于这些理论的运用和分析仍有充足的空间。

  研究中档案资料的运用亟须加强。“史学论著必须论证和证据兼而有之,此古今中外之所同。”“史学研究必须以可靠和充分的史料为基础。”学界对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失业问题及其治理的研究中,档案资料的运用极少,大多偏重援用已有论著中的现有成果,以至于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显现出“同质性”高、“新颖性”低的特征。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初期失业问题及其治理的档案资料基本都集中在各地档案馆中,且内容极为丰富,获取亦不困难。但从目前的状况观察,现辑成书的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失业治理问题的史料严重不足,有关史料的整理有待强化。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对相关史料的挖掘和整理,并在关注国内史料搜集整理的同时,重视国外出版的各种文献资料,便于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失业问题史料进行对比研究,挖掘其更深程度的参考价值。

  总体而论,近年来,尽管新中国成立初期失业问题研究备受学界瞩目,热点纷呈,成果迭出,但这一领域仍存在众多有待开拓的学术生长点和巨大的学术空间。随着史料发掘的深入、学术理念的演进、学术视域的拓宽与研究方法的更新,未来关于这一论题的研讨,必将在研究视角和理论创新上有所突破,日臻成熟,并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网络食品安全治理机制完善研究
下一篇:试析丁鹤年悲剧意识的消解途径

期刊简介

主办单位:兰州市社会科学院
刊期:月刊
主编:曾月梅
副主编:王望
编辑部地址:兰州市金昌北路75号
通讯(投稿)地址:兰州市中央广场邮局《兰州学刊》信箱
电话:8801976
邮编:730030
Email信箱:LZXK@chinajournal.net.cn
Email信箱:LZXK@vip.163.com

最新公告
×
近期有作者来电反映, 有人借我刊名义从事征稿活动并非法收取审稿及版面费用, 扰乱了杂志社正常的工作秩序, 影响了《兰州学刊》杂志社的声誉。《兰州学刊》杂志社在此郑重声明:本刊从未与任何公司或个人签订组稿合作协议,凡以冒用我刊名义征稿的中介机构均未获得我刊的任何许可,其工作人员均非我刊的工作人员,与之相关的经济与法律关系...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