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文章 >  

品人与鉴艺:六朝审美风骨理论的互文性诠释
2015-08-20   来源:   

作者:陈玉强  发表于2015年7期
摘   要   刘勰《文心雕龙· 风骨》用 感受性、比喻性的话语描述了文学的风骨理论,这使得研究者难以用 理性话语精准地对接并界定它。 突破之途在于从风骨的训诂及理论渊源入手,探讨文学风骨与人物风骨、书画风骨的互文性,从而揭示六朝审美风骨理论的核心内涵。从文字训诂来看,凤飞成风,风是气体的流动;骨则是肉 中之核。从文学风骨的理论渊源来看,魏晋人物品评首先使用风骨来描述人物精神层面的风韵骨气;后迁移到书画品鉴,用于指称书法笔力所含的超越于字形的气势,以及所画对象劲挺强健、端直有力的精神风貌;再转入到文学批评,用于描述作品的情感力量与逻辑力量。风骨在上述三大不同类型的文本中,存在互文性,其核心含义具有延续性。
 

相关热词搜索: 风骨 理论

上一篇:禅宗下火文的历史流变及其文化意蕴
下一篇:赵翼《瓯北集》中的救灾思想行为研究

期刊简介

主办单位:兰州市社会科学院
刊期:月刊
主编:曾月梅
副主编:王望
编辑部地址:兰州市金昌北路75号
通讯(投稿)地址:兰州市中央广场邮局《兰州学刊》信箱
电话:8801976
邮编:730030
Email信箱:LZXK@chinajournal.net.cn
Email信箱:LZXK@vip.163.com

最新公告
×
2025年《兰州学刊》刊期变更启事  为建设高水平一流学术期刊,经甘肃省新闻出版局批复同意,《兰州学刊》刊期从2025年元月起由月刊调整为双月刊,每逢双月25日出版,页码变更为224页。刊期调整后,《兰州学刊》将严格遵守《出版管理条例》《期刊出版管理规定》《报纸期刊质量管理规定》和“三审三校”制度等相关管理规定,树立精...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