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文章 >  

证据概念及其分类制度批判 ———法解释学角 度的反思
2015-08-20   来源:   

作者:万毅  2015年第六期
摘要 
 新《刑事诉讼法》对证据概念及分类作出一定调整,但仍存在若干问题。在我国的证据立法中,是有必要对证据的概念进行界定的。目前的“材料说”虽然用语仍不够严谨,但能够克服“事实说”的弊端,扩大证据准入的范围。“情态证据”等证据形式不能被容纳入证据的范围,并非“材料说”所致,而是缘于对“事实”的界定过于狭窄以及不合理的法定证据形式。由于立法维持了证据的封闭式分类模式,该模式具有逻辑不周延、标准不清晰、不利于法庭证据调查等弊端,对此可通过法律解释方法,扩展证据种类的范围,并通过司法解释对部分证据的所属类型及调查方法进行调整。

相关热词搜索: 解释学 证据 概念

上一篇:西方个人主义的逻辑演绎及其困境
下一篇:证据概念、分类之反思与重构

期刊简介

主办单位:兰州市社会科学院
刊期:月刊
主编:曾月梅
副主编:王望
编辑部地址:兰州市金昌北路75号
通讯(投稿)地址:兰州市中央广场邮局《兰州学刊》信箱
电话:8801976
邮编:730030
Email信箱:LZXK@chinajournal.net.cn
Email信箱:LZXK@vip.163.com

最新公告
×
2025年《兰州学刊》刊期变更启事  为建设高水平一流学术期刊,经甘肃省新闻出版局批复同意,《兰州学刊》刊期从2025年元月起由月刊调整为双月刊,每逢双月25日出版,页码变更为224页。刊期调整后,《兰州学刊》将严格遵守《出版管理条例》《期刊出版管理规定》《报纸期刊质量管理规定》和“三审三校”制度等相关管理规定,树立精...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