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文章 >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时代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
2024-12-18   来源:岳奎 陈彤彤   

摘 要: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和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提出了坚定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明确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及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等重要论断。在方法论层面,坚持以守正创新不断推进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坚持以问题导向深刻把握文化矛盾转化规律,坚持以系统观念统筹推进文化建设各项工作。在理论内容层面,创造性提出“第二个结合”,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文化主体论的规律性认识;创造性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文化使命理论的新发展;创造性提出“新的文化生命体”,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形态理论的新发展;创造性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文化交往理论的新发展;等等。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科学体系,随着实践深入不断丰富发展,对其创造性发展的阐释也必将持续深化。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D61;A81;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492(2024)11-0005-1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世界文化激荡大背景,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任务,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系统完整、内涵丰富,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历史的唯物论为基础,揭示了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特征和一般规律,阐发了文化的本质、特征、一般规律以及文化视阈下的范畴关系,并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建设性的构想,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思想理论基石。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深入研究和系统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时代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的学理性阐释,对于深刻认识和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和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恩格斯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其经典论述、论据、论点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阐述文化问题,从而阐发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深刻揭示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文化问题的基本原理。习近平文化思想贯穿着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基本观点,并从文化发展道路、文化工作导向和文化的能动作用三个维度,进一步阐释当代中国的文化内在本质,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时代生命力。

(一)秉承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观,坚定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

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观从生产方式的视角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文明,将人类社会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依次为原始的、奴隶制的、封建制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社会以及共产主义社会的文明。换言之,物质生产活动及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历史变迁,推动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用发展的眼光认识和把握历史及其动态因素,正是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观的核心要义。一方面,历史与文化在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不断演进,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文化的阶级属性决定了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以体现无产阶级的利益。马克思指出,掌握文化科学知识是无产阶级在革命和建设中是至关重要的。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文化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社会主义的物质生产基础上。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经历的历史性变革的生动体现,正是坚持和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观的具体实践。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我国的文化建设必须坚定社会主义方向,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内容。具体而言,其一,在领导力量方面,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高度重视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意识形态,明确提出“两个巩固”“九个坚持”“十四个强调”“七个着力”等一系列原创性论断,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绝对领导,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其二,在根本政治立场方面,习近平文化思想主张文化创造和发展必须以人民为中心为政治定向,着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用高质量的文化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使文化发展不仅体现社会主义的物质生产方式,也反映广大人民的根本意志和利益。其三,在目标指向方面,习近平文化思想明确文化建设要坚持走出一条独立自主的、中华文明繁荣发展的路,强调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文化发展导向,持续优化文化发展生态。其四,在党的建设方面,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认为涵养积极健康的政治文化是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有效途径。他指出,唯有“始终保持刀刃向内的坚定自觉”,才能“涵养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持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从而增强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推进自我革命的内生动力。概言之,习近平文化思想将文化建设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社会方方面面,始终坚定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这是一切文化创造和发展的逻辑前提,也是根本所在。唯有坚定社会主义方向,中华文明的发展才能顺应中国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要求,才能在赓续历史文脉中铸就中华文明新辉煌。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明确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认为实践是人类主动地改变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赋予了人类追求自由的力量和可能性。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是人的类本质特性,正是由于人们自由自觉的劳动和交往促成了语言等文明符号的产生,进而形成了悠久的人类文明。而当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持续地改造世界、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时,他们也在不断地实现自己的解放。因此,“人是类存在物”。基于普遍性主观自觉的“类”视角看,在马克思看来,人具有先进的本质。列宁在批判“无产阶级文化派”中否定人民群众作为文化创造主体的文化虚无主义思想时指出,人民群众文化水平普遍得到提升,能够为社会发展奠定坚实而健康的基础。质言之,人的类本质是理解文化来源于人的自觉劳动、现实实践的理论前提,揭示人的现实活动始终是文化形成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生长点,所有科学、艺术等文化成就,归根结底也都是以人民群众实践经验为基础进行提炼、概括的结果。

习近平文化思想以人民逻辑为核心,强调将“人”“人民”与“人类”视为一个统一整体的主体文化,坚持和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其一,从文化的生成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由人民创造和发展,文化来源于人民的实践。为此,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要落实好人民在文化建设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从而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中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其二,从文化的评价标准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要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进而不断提高服务人民的能力和水平。其三,从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共产党为人类文明互鉴加强交流合作的大党担当植根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最终价值旨归,始终致力于推动全球文明对话,倡导文明交流互鉴,反对文明冲突和文明优越论,努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总之,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现了在实践中对文化建设重要性认识的新高度,坚持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作为文化创造和发展的重要抓手,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人的逻辑”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科学张力。

(三)继承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实践是文化产生的根源,文化的本质是“人的实践力量”的展现和积淀,因此必须从人与劳动的实践关系作为文化研究的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基于人类社会的“物质需要的发展”和“精神需要的发展”,提出了“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概念,并进一步阐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进而构成特定的文明时代。因此,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仅是一个社会繁荣兴盛的鲜明标识,也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繁荣发展,必然依赖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相互协调、协同并进,实现社会整体发展合力的最大化,进而在推动社会进步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文化建设摆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更为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并针对一段时期以来存在的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不平衡问题,强调必须以辩证、全面和平衡的视角来处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持之以恒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充分发展、平衡发展、互促发展。只有建设与物质文明成就相匹配的高度精神文明,使国家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得到增强,中国式现代化才会行稳致远,才会真正显现出独特优势。一方面,物质文明构成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为精神文明的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生产实践的经验,是中华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根基。另一方面,精神文明具有相对独立性,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思想指引和智力支撑,并对物质文明建设的方向产生深刻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坚持“两个文明”全面发展的观点,在不断提高物质生产力水平的同时,带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其价值指向就是要实现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协调,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习近平文化思想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方法是指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相统一的方法论,是深入理论本质、揭示理论内核的行动指南,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思想武器。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双重”继承法、矛盾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创新性提出了“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认识工具和根本遵循。
(一)立足于“双重”继承法,坚持以守正创新不断推进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处理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进程中的核心命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的创造受到既定条件的限制,需要从过去传承下来的条件下去创造历史。列宁强调,无产阶级文化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而生成,同时也要紧密结合时代的生活与社会条件,对现有文化中优秀典范、传统和成果的继承与发扬。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并存的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双重”继承法应运而生。这一方法强调以科学辩证视角审视传统文化,既承认其历史连续性,也区分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旨在批判基础上传承积极的营养成分,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自创立之初起便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双重”继承法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如毛泽东指出,学习中国历史遗产,既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进行批判性总结,也要采取批判性态度,既不全盘否定,也不盲目接受,而是有选择地吸收,以促进中国的新文化的新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传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通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双重”继承法,致力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提出“坚持守正创新”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科学方法,为推动中华文明的赓续发展和辩证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原则。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守正”,体现在兼收并蓄中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日用而不觉”表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从“小切口”着手,才能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落到实处,成为人们自觉的行动。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首次以中共中央文件形式专门阐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主要内容为弘扬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及人文精神等,并规定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国民教育各环节及生产生活各方面,使之成为百姓“日用不觉”“习以为常”的行为准则。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创新”,体现在转化发展中焕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蓬勃生命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基本方针的出场,体现了“中与外”“古与今”“体与用”的贯通融通,是新时代科学、理性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遵循,开拓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新路径。从本质上说,“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基本方针的提出,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方法论原则上,实现了由客体视角向主体视角的转变、由宾格的存在向主格的存在的过渡,极大地促进并深化了文化主体性的自觉建构,进而完成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二)立足于矛盾分析法,坚持以问题导向深刻把握文化矛盾转化规律
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马克思在《集权问题》中指出,社会现象并非静态存在的,而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而矛盾的根源往往隐藏在复杂的表象之下,需要人们承认矛盾,直面矛盾,通过批判性的思维去揭示和剖析,学会用矛盾分析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有力的推动。换言之,文化领域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在文化建设实践过程中的表征样态,也是激发文化发展活力、推动其不断迈向新高度的内在驱动力。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都是产生于“那个时期的需要”。在对矛盾问题的认识上,习近平总书记聚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鲜明的问题导向,解决了一系列文化建设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拓展了矛盾分析法的理论空间和实践范围。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发展,本质上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精心筛选问题、深入研究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的理论创新过程,也是对文化动能的直接揭示。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人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与日俱增,这与现阶段的文化建设产生了某种程度的不匹配、不适应;另一方面,伴随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推进,民族性与世界性深度融合、互促共生的文化发展特征日趋显著。如何在推动文化全球化的同时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成为各国政府需要共同面对的重要时代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提出解决之道,致力于“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所承担的新的文化使命,系统回答了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一系列的重大命题,并以这些新思想和新认识继续指导新征程的文化建设实践,深刻体现了文化矛盾与文化动能之间相互转化的客观规律,为分析和处理文化领域中的矛盾和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方法指引。
(三)立足于系统分析法,坚持以系统观念统筹推进文化建设各项工作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并非一个稳固不变的结晶体,而是一个时刻处于变化之中的有机体。其中,各个子系统和不同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对此,马克思恩格斯创性地运用系统分析方法深入剖析了文化的本质,揭示了文化是社会经济、政治等各个子系统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产物。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文化的运动变化遵循着一定的客观规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关系的不断变革,文化也会相应地发生调整和变迁。因此,系统分析方法是全面把握文化系统内在逻辑与外在联系的关键,更是以科学的视角去剖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推动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思想利器。
文化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其建设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系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统筹兼顾、全面推进”的工作原则,在文化工作布局上既有宏观层面的顶层设计,也有具体层面的实践路径,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系统分析法的发展和创新。具体体现在:其一,对文化建设与国家发展战略的前瞻性思考。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国际国内视野,着眼国家的长远发展,贯彻落实文化强国战略,强调高度的文化自信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础支撑。其二,将文化建设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全局性谋划。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从全局的高度统筹谋划,将文化建设作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之一,使其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多个领域的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或中介性的作用。其三,对文化建设系统内部的整体性推进。文化建设系统内部的整体性推进,即运用系统观念,通过协调、优化文化建设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实现文化建设整体效能的最大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理论舆论、内宣外宣、文化文明协同发展,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有效转化互联网为“最大增量”。同时,激活传统媒体新功能,充分运用新兴媒体,主流媒体通过移动传播占据舆论和思想引领高地,实现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概言之,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体现了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和整体性推进的系统思维,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系统分析法的科学性和超前性。



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内容体系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产生、发展及其在社会历史中地位和作用等方面的深刻阐述,揭示文化与社会经济、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统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全局,始终将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创造性提出“第二个结合”“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的文化生命体”“全球文化倡议”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彰显了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全面掌握和科学运用,为新时代文化强国的构建提供了全局性、战略性的行动指南。
(一)创造性提出“第二个结合”,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文化主体论的规律性认识
马克思主义文化主体论认为,文化主体性指的是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所展现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对象性,体现了其文化的价值精神和内在生命力的自信态度,也是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因此,衡量一种文化是否具有主体性,根本上取决于它在社会历史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发展史,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突出特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在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结合中形成的文化主体性,能够在当代文化发展中发挥重要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功能,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重要的智慧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要“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是中华民族主体性的文化表征,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观照并融合价值维度后,形成的对自然、社会及个人的整体性认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第二个结合”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核心价值体系、确保其在当代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的内在要求,既确保中国式现代化深植于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和文化根基,同时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广度和历史维度。概言之,习近平文化思想关于“第二个结合”的重要论述,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从根本上既解决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同时也实现了从历史实践到文明自觉、从道路自主到文化自信的关键一跃,激活了中华文明内在的文化生命,并在巩固和壮大中华文化的主体性中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文化主体论的规律性认识。
(二)创造性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文化使命理论的新发展
文化使命即为文化工作所要实现的目标,其体现了执政党立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文化建设新要求新任务的深刻洞察与前瞻部署。列宁在苏维埃政权建设的过程中,鲜明地提出了“文化革命”的概念,认为无产阶级必须通过革命夺取文化的领导权,从而彻底改造旧社会的文化,建立社会主义的新文化。这表明了在阶级社会中文化发展的演进过程都是紧密契合其所属社会制度的本质要求。这一过程不仅是对旧有文化体系的根本性超越,更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人类自由解放的必由之路。正如恩格斯所指出,“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文化的新旧更迭都承载着独特的文化使命,以不断推动全人类实现自身解放。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考察时,首次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并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进一步明确“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文化发展实际创造性提出的一个重要论述,体现了新时代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是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在文化领域的集中表达。具体而言,其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社会主义形态的现代文明,蕴含着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根本规定,坚持以人为本、人民当家作主、人的全面发展,主张开放包容、公平正义、绿色发展,强调共同富裕、和谐共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其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实现了中华文明这一“生命体”的自我更新和现代转型,既传承中华文明基因也吸纳世界文明有益成果,既具有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也具有现代文明的共同性,实现了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理念、价值追求、发展目标的相互贯通和相互一致。概言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融合了现代化特征所形成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明形态,致力于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决定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本质特征超越西方资本主义的文明界限,彻底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固有认知框架,引领人类文明迈向更高阶新形态,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文化使命理论的真理力量,为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繁荣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历史选项。
(三)创造性提出“新的文化生命体”,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形态理论的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文化形态理论认为,在一定的时代条件下的社会经济结构必然有相应的文化形态与之适应。因此,文化形态是作为文化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社会历史呈现出来的具有独特性的模式或阶段。正如毛泽东所认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应该建立在民族形式的基础上,同时融入新民主主义的内容,以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文化。这一阐述确证了随着社会形态的不断发展演进,文化形态也会在社会变革中不断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文化生命体”以“物的现代化”为基础,实现了“文化的现代化”,指向了“人的现代化”。一方面,从理论生成的视角看,“新的文化生命体”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古今中西”“旧邦新命”的交流交融交汇中形成、塑造的。其体现了中国特色、民族个性与世界特征、人类共性的辩证统一,既是中华文化的现代形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在这一“新的文化生命体”中,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更深层次发展,用马克思主义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二者相互影响、有机统一,共同构成新的文化生命体的内在文化精神,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表征。另一方面,从“文化生命体”的视角看,“新的文化生命体”之所以是活的,是因为其乃实践的产物。在生长过程中,“新的文化生命体”贯穿于深刻的“化学反应”之中,不断探索和拓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未来理论空间,进而推动中华文明在完成迭代更新过程中持续巩固文化主体性,持续不断地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人类文明交流发展注入新的文化动力。总之,习近平文化思想基于人类文明形态的大坐标,将文化作为有机生命体来建设,是对文明理解为一种具象化的形态。通过实现两“脉”相互贯通,在吐故纳新中实现文化生命的自我革新与持续强化,从而确保中华文明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永远保持蓬勃生机与活力。
(四)创造性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文化交往理论的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文化交往理论认为,世界历史的形成、世界交往的密切背后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既是一种必然趋势,而且进一步促进“世界的文学”的产生。当今世界共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6000余种语言,文明多样性是世界文明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打破闭关自守的状态走向世界,即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世界历史交汇中的全球性的交往方式和文明形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唯物史观,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着眼于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以“四个共同倡导”为主要内容的全球文明倡议,旨在打破文明隔阂,搭建文明对话的桥梁,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深入交流与广泛合作。具体而言,其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文明贡献上,全球文明倡议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色,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彰显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精髓,体现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诉求,续写了中华文明的现代华章。其二,在现代化的实现路径上,生发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全球文明倡议,倡导文明传承和创新,强调文明更新赓续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走符合其自身文明、文化和国情的路而不是生硬照抄照搬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模式,主张把国家和民族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为世界其他民族独立自主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提供了全新选择。其三,在对人类文明的本质特征与发展趋势上,全球文明倡议秉持尊重文明多样性的基本理念,追求不同文明的和谐发展,倡导所有国家和民族传承发展自身文明,坚持人类文明的平等性、反对文明改造取代剥夺,主张理性处理本国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差异,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为形成文明交流互鉴新格局新范式提供了思想引领与行动指南。总之,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正是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趋势,是以一种新文明观引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交往理论的内涵阐释和实践维度,为人类文明的未来和世界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结语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是对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经验、新成就、新成果的深刻理论概括,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实践自觉与理论自觉,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和发展的真理力量,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新征程,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新时代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持续夯实上下同心、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精神根基,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感召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欠发达地区农村教育回报率估计及教育减贫效应研究
下一篇:中华文明统一性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柢作用

期刊简介

主办单位:兰州市社会科学院
刊期:月刊
主编:曾月梅
副主编:王望
编辑部地址:兰州市金昌北路75号
通讯(投稿)地址:兰州市中央广场邮局《兰州学刊》信箱
电话:8801976
邮编:730030
Email信箱:LZXK@chinajournal.net.cn
Email信箱:LZXK@vip.163.com

最新公告
×
近期有作者来电反映, 有人借我刊名义从事征稿活动并非法收取审稿及版面费用, 扰乱了杂志社正常的工作秩序, 影响了《兰州学刊》杂志社的声誉。《兰州学刊》杂志社在此郑重声明:本刊从未与任何公司或个人签订组稿合作协议,凡以冒用我刊名义征稿的中介机构均未获得我刊的任何许可,其工作人员均非我刊的工作人员,与之相关的经济与法律关系...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