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的重要论断,深化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民生为大”生动阐释现代化的本质,破解对现代化本质的理论遮蔽,凸显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现代化的扬弃和超越。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与使命及其自觉引领的历史主体特质,回应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能以民生为大的拷问。始终以世界最先进水平为实践指引和参照,回应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能做好以民生为大的拷问。
关键词: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自觉引领的历史主体特质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492(2024)09-0017-10
中国式现代化承载着艰巨而复杂的使命。一是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民族使命。二是为既想加快发展又想保持自身独立的国家和民族提供实践启示、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的国际使命。三是打破“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建构适应人类解放需要的现代化学说的理论使命。民生反映和体现人民群众的生存状态和发展状况,是人民群众发展水平和发展能力的有机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作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的重要论断,强调中国共产党要做的事情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民生为大,以人的发展充实现代化的根基,消除资本驱动现代化对人的主体地位的遮蔽,直接回应中国式现代化的三重使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直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需要,作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强调“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作出了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以“强化基本民生财力保障”、“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等具体安排,为凸显中国式现代化以民生为大的特质提供了充实的制度保障。
“现实的人”必然需要消费一定量的物质产品和公共服务。个体人的生存和发展不仅取决于个人的努力,也取决于执政者的执政理念和执政决策。民生产品(服务)是满足人生存和发展诉求的物质载体,是民生投入的结果,也是衡量民生事业发展、政府公共服务的标尺。作为治国理政的实践要求,“民生为大”强调民生重要性和民生事项优先性,直观鲜明地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追求;作为一个理论范畴、学术研究对象,“民生为大”凝聚着阐释论证、大众化传播中国式现代化三重使命的深刻考量,为探究人类解放的思路和途径提供新的理论工具。
(一)民生为大生动阐释现代化的本质
1.现代化的本质长时期被现代化的理论共识所遮蔽
现代化是快速发展的社会生产力所滋生和孕育的理论范畴。农业文明时期,生产力发展缓慢,社会面貌数十年如一日,甚至数百年、数千年如一日,自然不可能滋生孕育出现代化的理论范畴。工业化所成就的日新月异、今非昔比的社会历史事实,不断充实用工业化解释现代化的社会存在;将现代化理解为工业化引发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成为广为认同的学界共识。资本驱动工业化快速发展,形成和强化西方以资本逻辑解释现代化本质的思维惯性,为西方现代化理论野蛮生长打开方便之门。20世纪以来,后发国家习惯于用实现现代化表达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渴求;现代化的学界共识隐含西方霸权国家利用自己的工业化先发优势制定现代化的评估标准,并用其评估其他国家和地区现代化实践成效,借理性和学术之名强化西方中心主义的意识形态,引诱后发国家步入西方预设轨道的祸心。西方霸权主义大行其道,对西方的迷信和盲从,既造就现代化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的客观事实,也不断拓展见物不见人、资本遮蔽人的现代化理论的发展空间。
2.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现代化本质回归的理论场景
马克思彻底打破神学史观对理解历史本质、认识历史主体的束缚,将历史主体从抽象的人还原为现实的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追求现代化的人创造了现代化的历史,人是推动现代化发展的历史主体。针对西方现代化理论存在的见物不见人、资本遮蔽人的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直接以政治判断的方式,破除对现代化本质的理论遮蔽。“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立党宗旨,坚持党的领导,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解蔽现代化本质的深度阐发。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既体现了对“生产力快速发展”“工业化水平快速提升”等现代化共同特征的深刻认识,又体现了中国现代化“欢迎一切有益的建议和善意的批评,但我们绝不接受‘教师爷’般颐指气使的说教”的气度和警觉。民生为大,拒绝将西方对现代化的言说当作现代化的普遍规律,为总结提炼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经验,破除西方迷信,构建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了新的视角、新的理论范畴。
3.民生为大凸显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现代化的扬弃和超越
西方资本驱动的现代化必然是以资本家发财致富为大,结果形成社会财富增长与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和社会撕裂的反差。作为“人格化的资本”,资本家追求利润最大化,疯狂榨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使资本家异化为榨取剩余价值的机器,工人则异化为生产剩余价值的工具,结果导致资本这一神圣“物”对“人”全面遮蔽。任由强大资本逻辑的作用,资本增殖必然会逐渐成为现代化发展的唯一目的,进而使“物”取代“人”成为现代化发展的主体。中国式现代化既重视资本的积极作用又竭力防止和避免资本野蛮生长,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制度属性决定中国式现代化必然要以民生为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强调,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扬弃唯利是图的资本逻辑,建构了资本规范有序良性运作以保障民生为大的机制。民生为大,以意蕴深长而又简洁明了的话语,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和实践要求,表明了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决定资源配置以及工作安排的轻重缓急的行为法则,确证了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现代化的扬弃和超越。
(二)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制度属性蕴含民生为大的实践要求
理性和资本联姻,企图把资本驱动包装成现代化的“普世”模式。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中国之治和西方之乱的强大反差,生动直观地展现了现代化具有的显著制度属性。在常常以现代化“教师爷”自居的美国爆发的占领华尔街运动,提出了“反对0.1%的人占有社会99.9%的财富”的口号,简洁明了地表达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所造就的社会撕裂,把资本主义现代化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背离和阻碍体现得淋漓尽致。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无产阶级在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构的政治革命之后实施的社会革命,既要复制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财富创造神话,又要避免出现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并存的世界格局中,社会主义国家自然是也必然是以扬弃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方式积累人类解放的力量。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的实践要求,根源于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制度属性,既顺应了人口规模巨大的现实国情,又彰显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制度本质。
1.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要求民生为大
人是现代化的实践主体,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没有人的现代化,任由“物”对“人”遮蔽,任由物质的丰富和精神的贫瘠形成强大的反差,现代化不可能通向人类解放。人的现代化是个体人的现代化和社会整体现代化的有机统一,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口规模越大,防止和避免社会整体现代化与个体人现代化失衡,调控个体人之间现代化水平差异的难度就越大。资本逻辑宰制的现代化割裂个体人和社会整体现代化的联系,造成社会整体现代化对个体人现代化的遮蔽,少数个体人的现代化对绝大多数个体人现代化的遏制,现代化的成果创造和成果分配的失衡。民生为大,为现实个体人平等提供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的机会和条件,使每一个个体人都成为现代化的实践参与者;强调以每一个个体人发展活力迸发汇聚社会发展活力,强调以人本逻辑超越资本逻辑,形成和巩固个体人与社会整体共发展、所有个体人同进步、公平共享现代化成果的格局。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人民至上,确保一个人都不能少,一个人都不能落下的现代化。党深刻认识到,“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民生为大的实践要求,以人本逻辑超越资本逻辑,就是要应对这种艰巨性和复杂性。
2.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要求民生为大
富裕是一种人的生存状态,描述和刻画的是人的发展水平。无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同社会构想,还是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都将共同富裕作为社会的基本特征。共同富裕不是同等富裕、不是同步富裕,是追求共同富裕的动态过程和静态结果的辩证统一。共同富裕的静态结果有上下限两层含义,下限含义是所有社会成员都拥有一定数量规模和质量要求的社会财富,生活水平都在取得社会共识的某一水平之上,上限含义是社会最富裕的成员和最不富裕成员之间的富裕程度极差不能超过某一水平。共同富裕的动态过程一是指社会富裕程度下限的绝对水平不断提高,二是社会弱势群体富裕程度更快提高、富裕程度极差不断缩小。中华民族素有勤劳致富的美德和传统,中国共产党将民生改善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通过激发个人的努力,保障个体人发展以实现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以民生为大,既以兜底性民生保障充实共同富裕静态结果,又以差异化的民生供给调控富裕程度极差。中国式现代化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民生为大的实践要求,重在以高质量民生供给回应民众的美好生活向往,引导民众在追求自我发展中充实共同富裕的社会根基。
(三)民生为大具象化为彰显现代化本质的民生改善原则与机制
抽象与具体的辩证统一,既是一个哲学命题,更是一种实践智慧。实现精神力量向物质力量的转变,有赖于将抽象理念落实到的具体行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强调和要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民生为大,不是抽象的理念,而是具体的实践要求,是具象化的民生改善法则和民生改善机制。
1.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的民生改善法则
民生改善不是政府大包大揽民众的发展事项,不是全面回应民众无止境的发展诉求,不是民众理所当然地享受社会福利,更不是脱离发展实际的高福利。民生改善是多元责任主体协同的结果,民众个体是民生改善的首要责任主体,政府是民生改善不可或缺的责任主体。民生改善是政府通过民生产品(服务)供给、推动民生事业发展,引导并满足民生需求理性增长,改善民众生存和发展条件,使民众得以通过自我努力而发展水平提升。就抽象理念而言,“尽力而为”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现有条件下作出最大努力,尽可能把能做的事情都做好;“量力而行”强调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切忌脱离实际、好高骛远。就具体的民生改善实践而言,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要求政府民生投入形成有效支撑的民生供给,激发并保障民众个体发展能力的发挥;做现实条件下通过尽力摸高而可以做到的事情,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作出了“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具体规定,在尽力而为方面,一是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二是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三是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量力而行方面,一是民生供给的扩量提质,二是顺应民生需求的引致性特征,满足民生供给引发的新的民生需求,三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
2.民生改善诉求植入国家治理体系形成民生改善机制
民生改善是政府为民众追求人生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搭建平台和民众利用者良好环境与平台的有机统一,现实表现为民生供需形成的动态均衡不断迈上新台阶。民生为大,本质是为民造福为大,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现实彰显和具体体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现代化的领导水平”的具体安排和部署,强调“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建立健全了把民生改善诉求全面植入国家治理体系、融入国家治理过程的体制机制。新时代坚持民生为大,就是将民生需求拉动与民生供给推动民生改善,二者螺旋增长形成民生供需动态均衡的机理,细化落实到国家治理的各领域全过程。以国家治理的方式落实民生为大的实践要求,旨在全面激发和释放民生改善的制度、经济、社会、文化性动力,政府民生供给优化为个体人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引导社会资源合理流动,政府和市场双轮驱使个体人发展水平提升,借助于经济社会发展惯性推动民生改善。
以民生为大,规避资本对现代化的宰制,打破“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是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阐释论证民生为大实现从理念向社会历史事实转变的底层逻辑,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研究的使命。所谓底层逻辑,是指比较稳定的、符合事物的本质规定和发展规律的基本条件或决定性因素,以及由此形成的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思维方式。“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党的百年奋斗确证了中国共产党自觉探究和运用历史规律,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辉煌的自觉引领的历史主体特质,这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能以民生为大的底层逻辑。
(一)历史主体类型反映“现实的人”的个体差异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人民群众在不同时空条件下创造历史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缘于现实具体的群众结成的历史主体的创造力差异。马克思将“现实的人”视为历史主体,个体人、群体人和人类社会,是“现实的人”的三种存在方式;“现实的人”之间总是存在个体差异,历史主体的类型反映这种差异。探究历史主体的类型和结构,剖析不同历史主体之间的关联,重在考察历史发展动力的形成机制,论证“历史合力论”,揭示历史成就的成因。
1.历史主体是对历史创造者的理论抽象
历史长河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历史剧中人”,都是历史参与者和见证者,但只有历史活动的当事者,对历史进程有明显影响的人及其组织,才堪称历史主体。自在历史主体仅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不明白自己在历史舞台上的角色定位,更不清楚自己在历史进程中的使命担当,没有明确的主体意识。自为历史主体有明确的主体意识,历史主体从自在向自为的转变,揭示历史主体意识的生成。自发历史主体是对自发历史活动参与者作出的理论抽象,以直接回应社会活动刺激的方式,依据自己对社会历史的感性直观认识作出行为决策,既可能有也可能没有历史主体意识,具有主体意识的或然性。
2.历史主体特质反映和揭示人的社会性
依据历史主体与历史规律的关系,历史主体分为自为历史主体和自觉历史主体。自为历史主体缺乏探究和利用历史规律的能力或兴趣,被动盲目接受历史规律的安排,而自觉历史主体主动探究和运用历史规律。引领与追随,刻画和描述历史主体在历史进程中的影响和被影响关系。引领型历史主体倡导、发起和领导历史活动,以其言行示范带动其他历史主体,影响和左右其他历史主体的行为决策,是社会历史影响的施加者。追随型历史主体在引领型历史主体的示范影响下作出行为选择,是社会历史影响的受动者。引领型历史主体发起和组织历史活动,既可能是对社会活动的感性直观回应,也可能是探究和运用历史规律的结果,历史主体的“引领—追随”关联体现社会发展秩序。自觉引领型历史主体积极利用探究历史规律的成果,不断深化对历史规律的认识以不断改进对历史活动的组织和引领。在历史进程中分化出自觉引领型历史主体,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够掌握历史主动的前提。
(二)民生为大的实践要求是淬炼历史主体自觉引领性的成果
党的百年奋斗确证,淬炼历史主体自觉引领性,是化解历史难题,成就历史伟业的重要保障。在党长期执政条件下,民生为大是中国共产党宗旨的现实表达。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重在与时俱进、全面落实民生为大的实践要求,不断开创民生改善的新境界,续写中国式现代化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新篇章,为世界上既想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的国家和民族提供全新选择和行为示范。
1.中国共产党依据时代主题淬炼历史主体自觉引领性
对时代主题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集中反映和体现自觉历史主体对历史规律的探究和运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人类社会就能更好前进。”历史规律隐藏在历史活动、历史进程之中,“现实的人”集历史规律承载主体和认识主体于一体的特性,使“历史剧中人”在探究和运用历史规律上表现出明显的分化。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探究和运用历史规律,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党积极主动探究历史规律,依据时代主题,在履行历史使命的进程中淬炼历史主体自觉引领性的历史。时代主题、历史使命既是党史分期的依据,也是洞察历史成就的成因、揭示自觉引领的历史主体特质的切入点。新民主主义革命使党淬炼成为自觉引领民族解放的历史主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使党淬炼成为自觉引领站稳行远的历史主体,改革开放使党淬炼成为自觉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主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党淬炼成为自觉引领、沉着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主体。
2.坚持民生为大使中华民族凝聚成为走向伟大复兴的自觉历史主体
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基本标志是重新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引领者。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缘于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后发国家和民族实现现代化的新模式,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现代化发展的版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中国式现代化依然是任重道远。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的背景下,尽管中国共产党竭力以言传道、以行示范、言行一致地彰显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意愿和努力,力图以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多更大贡献的方式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但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无所不用其极,企图迟滞和遏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学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以“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为代表的产业革命深入发展,我国发展进入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应对“黑天鹅”与“灰犀牛”事件的压力激增的关键时期;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做好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的准备。不懈淬炼自觉引领的历史主体特质,使“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的重大论断,饱含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和实践智慧,凝聚着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坚持民生为大的实践要求,形成民生改善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支撑、协调联动的机制,把激活每一个“现实的人”的发展活力作为引领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华民族才能凝聚成为具有强大历史创造能力的自觉历史主体。
(三)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落实民生为大的实践要求
历史主体特质形成于并彰显在历史进程中。自觉引领的历史主体特质绝非与生俱来、自然而生,历史主体自觉引领性淬炼不可能一劳永逸。勇于并善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自觉引领历史主体特质,不断成就历史伟业的成功密码。中国共产党坚持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民生为大的实践要求因而得以落实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各领域,体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全过程。
1.自我革命清扫落实民生为大实践要求的主体性障碍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历史剧中人缺乏思想自觉,行为能力不足,会直接影响“历史剧”的上演效果。党的自我革命首先是一场思想革命,是清扫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清算有违宗旨使命要求的思想意识,克服和消除思想制约以不断深化对历史规律的认识的信仰浇铸运动;然后是一场行为革命,是党作为自觉引领型历史主体,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实现团结带领人民群众的方式创新,激发和汇聚历史合力的方法创新的自我超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然面临如何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在多项具体任务中作出取舍,在多项具体工作中作出先后轻重的决断等现实问题。应对这些问题,总会有缘于党员干部思想和行动的障碍。对民生为大的认识不深,坚持民生为大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不够,将民生为大的理念转化落实到具体行动的能力不足,是落实民生为大实践要求的主体性障碍。自我革命清除落实和改进以民生为大实践要求的思想障碍,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良好的主观条件。
2.社会革命克服落实民生为大实践要求的现实性制约
现实的人总是受有形的正式制度规范、无形的非正式制度的约束;遵照制度规范,是人的社会属性的现实彰显。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社会革命的本质是回应人自由而全面发展诉求的制度变革,其使命在于不断提高人的发展能力和发展水平。制度是行为规范,体现和维护现实的人的利益,制度变革在调整旧的利益格局的同时,形塑新的利益格局。没有推进社会革命的勇气和定力,既不可能破除旧制度,也不可能供给新制度。民生发展需要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民生改善又总会遭遇旧的制度安排的掣肘和制约。坚持以民生为大,既需要破除对丧失合理性和有效性的旧制度安排的路径依赖,消除不合适时宜的旧制度安排的制约,更需要制度规范的引导和保障。民生发展释放制度需求,国家治理提供制度供给;民生制度需求和民生制度供给的矛盾运动,贯穿制度创新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过程;调适民生制度需求和民生制度供给,同样需要推进社会革命的勇气和定力。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摆脱落后的伟大实践,中国式现代化以世界最先进水平为实践指引,为现代化注入世界先进水平的核心要义。资本宰制的现代化,始终围绕和服务于逐利资本利润最大化,哪些领域、在什么时候、以什么节奏以世界最先进水平为实践指引和参照,都归结于是否有利于逐利资本利润最大化,取决于资本意志。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始终指向和服务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能够全面持续地以世界最先进水平为实践指引和实践参照,能够与时俱进、始终坚持并做好以民生为大。
(一)以世界最先进水平为实践指引是现代化的题中之义
作为滋生孕育于生产力快速发展的理论范畴,现代化天然具有追求文明进步的内涵。以世界最先进水平为实践指引,有助于规避现代化实践挫折,促使现代化快速发展。能否全面持续地以世界最先进水平为实践指引,也就成为不同国家和民族现代化实践成效差异的一种合理解释。
1.能以世界最先进水平为实践指引是后发优势的体现
相较于先发国家无既有经验可资借鉴,只能自己摸索发展道路发展模式而言,后发国家可以学习效仿先发国家,进而获取所谓的后发优势。后发优势仅仅只是一种潜在的可能性,要把这种可能性真正变为现实,除了后发国家要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加快发展的迫切愿望外,还需要有先发国家切实为后发国家着想的意愿和行动。先发国家总是企图利用先发优势,影响和控制后发国家,使其成为实现自己私利的工具,结果使发挥后发优势停留于设想。新中国成立之初,与世界最先进水平相比,我们可谓全面落后。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是新中国开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动因。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能以世界最先进水平为实践指引,把后发优势的潜在可能性转变为事实,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能够紧盯世界最先进水平制定实施现代化的目标和战略,既坚持独立自主又开放包容,广泛借鉴和汲取一切先进经验,从不迷信和盲从“教师爷”的说教,一步步把现代化的设想变成发展事实。
2.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缘于以世界最先进水平为实践指引
西方中心主义制造的“现代化=西方化”迷思,实质是把西方现代化的特殊性混同为现代化的一般性,把体现和维护西方私利的霸权诉求包装成现代化的规范。现代化是工业化驱动生产力快速发展进而引发的系统社会变革,影响和制约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各种条件之间,生产力系统各要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性,是现代化一般规律的底层逻辑;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一般特征,理应是工业化的一般规律,是生产力快速发展的一般特征。以世界先进水平为实践指引和参照,新中国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就经历了从什么都不能制造到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工业体系的转变,实现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工业国的飞跃。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是中国特殊国情的客观条件和以世界最先进水平为实践指引的主观条件的系统集成和综合反映。
(二)世界最先进水平指引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开创新境界
以世界最先进水平为实践指引,实质是在全球范围内追求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始终如一地以世界最先进水平为实践指引和参照,切实把后发优势的理论设想变成现代化的发展事实,我国改革开放用几十年时间就取得西方现代化上百年发展的成就,不仅促成了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模式的转变,也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
1.世界最先进水平指引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模式转变
全面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努力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是新中国开启现代化时的客观事实。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都是在努力缩小与世界最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单一型、全面追赶型的现代化实践模式。以世界最先进水平为实践指引,彻底清除晚清王朝“夜郎自大”的“社会遗产”,既因学习效仿最佳范例而获得效率改进的先机,也因明晰和正视与努力追赶对象之间的差距而激发内生动力。中国式现代化迅速改变全面落后的面貌,转换实践模式,不断续写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就我国科技创新作出的“在一些科技领域,我国正在由‘跟跑者’变为‘同行者’,甚至是‘领跑者’”论述,为总结提炼现代化实践模式提供了思想启示和方法论。既然现代化是描述渴求文明进步的理论范畴,那么世界最先进水平也理所当然地成为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话语。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世界最先进水平为标准,跟跑追赶领域实现差距缩小,同行保持领域实现向引领的转变,领跑引领领域继续保持引领地位并扩大领先优势的社会运动。经过努力,我国现代化实践模式已经实现从新中国之初的全面追赶世界最先进水平的单一型,向新时代追赶、保持、引领世界最先进水平的复合型转变。
2.世界最先进水平指引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文明是人类社会的普遍向往,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追求。西方中心主义秉持“野蛮—文明”二分对立的立场,炮制、贩卖并顽固推行“文明优劣论”“文明冲突论”,在文明的旗帜下制造和上演了大量反文明的人间悲剧和惨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不同文明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现代的时间概念衍生出现代化的理论范畴,使现代化天然带有文明进步的内涵和特征。以世界最先进水平作为实践指引和实践参照,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有两大突出表现和动因。第一,从不讳言和掩盖自己同世界最先进水平之间存在的差距,这实际上是用具体行动彰显对文明冲突论的扬弃和超越,把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各国和平共处的理念体现和落实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第二,以世界最先进水平作为实践指引,凸显和强化中国式现代化开放包容的特质,汇聚集成一切人类文明成果的事实,本身就是一种文明新形态。
(三)世界最先进水平指引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做好以民生为大
现代化是一场没有止境的社会变革。国家治理效能持续提升,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要义。能否自始至终,在所有领域都以世界最先进水平为实践参照和指引,日益成为衡量和检验治国理政效率的依据。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重视国家治理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制度执行能力提升,更强调二者耦合形成国家治理效能持续提升的机制。以世界最先进水平为实践指引,及其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耦合与内嵌,为中国式现代化做好以民生为大提供坚实的保障。
1.世界最先进水平指引为做好民生为大奠定物质基础
中国式现代化做好以民生为大,具有坚实的技术支撑和物质保障。没有坚实的技术支撑、没有充实的物质基础,民生改善终不免沦为昙花一现、海市蜃楼、空头支票。中国式现代化以世界最先进水平为实践指引,我国民生改善所需的物质技术条件,都能够以世界上最好的条件、最先进的方式得以满足,民生需要都能用世界上最优质的民生供给得以回应。在民生改善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的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被亲身感受新时代发展成就的国际友人誉称为中国“新四大发明”,成为新时代运用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物质条件保障民生的生动范例。先进完备的基础设施是支撑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重要条件,基础设施建设是联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桥梁和纽带。我国5G基站、特高压、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引领国际潮流。我国民生改善得到世界上最先进的通信服务、最优质的电力供应、最便捷的交通出行的支撑;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支持下的新服务,使民生领域呈现新的发展活力。这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协同互动的新时代范例,无不彰显以世界最先先进水平指引民生改善、做好民生为大的光明前景。
2.国家治理现代化为做好民生为大奠定最坚实的政治保障
民生改善,终归是执政党治国理政的成就,是国家治理的成果。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1世纪以来,各级政府都提交了漂亮的“民生答卷”,民生事业发展的诸多领域,快速走过了“从无到有”的阶段,进入“从有到优”的新阶段,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现代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新时代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取得西方发达国家都无法企及的反贫困成就,见证了国家治理现代化对做好民生为大的强大支撑和保障。国家治理现代化充实和完善做好民生为大的政治保障,一是形成“两不断”的保障机制,不断深化和完善民生制度建设,不断解决好人民群众当期的急难愁盼问题;二是形成“清单”向“账单”的转化机制,将人民需要的民生清单转变为人民共享的幸福账单,定型成为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常态;三是激发每一个“现实的人”的发展活力,汇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