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文章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城市文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基本经验与前景展望
2024-10-11   来源:任杲 宋迎昌   

摘 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指引下,围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三个时期的城市工作重点任务,分别将城市文化建设重心落脚在服务于独立自主的政治经济体制建设、服务于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求、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75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城市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中,积累了坚持与时俱进、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开拓创新、坚持多元融合的城市文化建设经验。结合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战略部署,未来城市文化建设应遵循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符合中国式城市现代化建设要求,推动多种先进文化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城市文化建设;历史进程;基本经验;前景展望

中图分类号:G122;D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492(2024)09-0005-12




引言


城市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集聚地,是人类文明的创造地,是人类的精神寓所,是我国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中心。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城市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中心地与辐射源,助推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而,要求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历史节点上,继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提供强大的信念支撑与精神动力。

当前在中国共产党建设和历史视角下,全方位剖析建国以来城市文化建设历史进程的学术成果较为罕见。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城市文化建设”为主题的研究零星散布于新闻学、历史学和经济学等学科领域,按照研究视角大致分为三个方向:一是基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从国家层面探究城市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二是基于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探索单个城市文化建设路径;三是基于城市作为对外传播的主要实体场域,阐释提升城市国际传播能力的具体方案。相较而言,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文化建设”为主题的研究相对较多,多集中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共党史党建等学科分类,按研究对象,大致可分为两个聚焦方向:一是,站在某一历史节点上,回顾梳理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总结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二是,站在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实际需求上,分析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历史进程,提出提升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水平的建设路径。

鉴于此,在现有学术研究方法论的指导下,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城市文化建设的史实资料,客观梳理城市文化建设历史进程,凝练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城市文化建设经验,提出未来城市文化建设重点方向,不仅有助于弥补学术界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城市文化工作研究的不足,而且对于指导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大有裨益。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城市文化建设的历史进程

“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中国成立以来,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始终将文化建设作为城市工作的中心环节,不断引领先进文化建设方向,助推国家政治经济体制建设。具体地,结合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全面梳理中国共产党城市文化建设实践。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服务于独立自主的政治经济体制建设

经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28年的浴血奋战,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宣告成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中国步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相应地,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主要任务由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调整为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基于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城市文化建设服务于构建独立自主的政治经济体制。

1.社会主义革命时期(1949—1956):与反革命残余势力作斗争,进行大规模思想改造运动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着消灭残余敌军、镇压一切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实现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等严峻挑战。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加强工厂管理与工会工作;肃清城市反革命势力,在城市建党建政,构筑城市统一战线成为城市工作的重点任务。为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城市文化建设工作,一方面,采用代表会议等方式,组织、团结和教育工人阶级,积极参加城市的管理和建设工作,尽快恢复和发展生产;另一方面,以学校教育工作为抓手,动员知识分子、市民参加反对帝国主义、国民党残余势力的斗争。

1953年,通过实行土地改革,接收官僚资本主义企业为社会主义企业,建立社会主义的国家银行等举措,中国完成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准备,提出“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总路线。同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城市文化建设工作,集中在对工商界人士进行思想改造和发挥知识分子作用两方面。其一,为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大多城市创办了民族资产阶级思想改造学习班,即通过宣传中国共产党对工商界的各项政策举措,批判资本主义经营作风,使资本家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其二,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目标,1953年在城市集聚的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工作基本完成,通过大幅度大规模招生,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工业化建设对专业人才的紧迫需求;同时,提升知识分子在城市的生活待遇与政治地位,初步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

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1978):提升科学技术水平,推动文化多元化发展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在基本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上,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为此,要集中力量,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采取正确的举措,尽快地将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化的需求,城市工作的重心落脚到大力发展钢铁、机器设备和建筑材料等为代表的重工业建设中,同时着力发展文艺事业,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在“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的思想指导下,提升科学技术水平,推动文化多元化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城市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一方面,大力培养建设人才,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力争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中共中央先后发布《关于征求〈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修正草案)〉意见的报告》《关于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当前工作的十四条意见(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等政策文件,有效改变了高等学校畸形地集中在沿海大城市,培养目标笼统模糊的旧教育模式,为城市培养人才、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基本遵循。另一方面,为适应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制度变化,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于先进文化的紧迫需求,提倡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下,用思想性和艺术性更高的作品来教育人民群众,使之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8—2012):服务于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求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然而,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过程中,也经历了严重曲折,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在低水平徘徊。“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主要任务。相应地,在“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城市文化建设,围绕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求展开。

1.改革启动和局部试验时期(1978—1984):解放思想,统一认识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同时,基于中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居住在农村的实际,决定优先在农村启动搞活经济和开放政策。然而,由于长时间的思想禁锢,不从实际出发的本本主义盛行,迫切要求解放思想、统一认知。为此,中国共产党广泛宣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方针、政策,明确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首次提出“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体而言,一方面,调动知识分子积极性,大力发展科学事业,提倡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知识经验;另一方面,坚决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决执行不抓鞭子、不戴帽子、不打棍子的“三不主义”方针,坚决执行解放思想、破除迷信、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针,鼓励文艺工作者创作符合四个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文艺作品,满足人民精神生活多方面的需要。

在解放思想、统一认知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基础上,城市文化建设工作又存在两方面特殊性:其一,城市是工厂的集聚地,更多承担学习生产经营管理方法的重任;其二,以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以及大连、秦皇岛、天津等14个沿海城市为代表,城市成为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前沿阵地。

2.以城市为中心的全面改革探索时期(1984—1992):推进科技教育体制改革,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

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标志着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全方位改革逐渐迈向深入。“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中心,是现代工业和工人阶级集中的地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由此,以城市文化建设为核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城市工作的重要环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建设重点落脚在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两个方面。

其一,深入推进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为实现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到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奋斗目标,必须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科学技术体制革新;必须加快培养数以亿计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开展教育体制改革。1985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率先发布,具体从开拓技术市场、调整科学技术系统的组织结构、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改革科学技术人员管理制度等九个方面对科学技术体制改革作出了部署,以解决科学技术与经济应用长期脱节的问题。同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从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等方面做出了具体安排,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做足人才储备工作。

其二,全面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在“一心一意搞建设”的思想指导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效果不够理想,突出表现为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的同时,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时有涌现。为此,1986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阐释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提出了切实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路举措。基于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泛开展国情教育、四项基本原则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坚定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共同理想;整顿文艺战线,将文化事业发展的社会效益视为最高标准,确保文化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努力提升精神产品质量。

在遵循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以及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要求下,城市作为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的中心,其文化建设具有三个侧重点:一是,作为智力资源密集地区,鼓励城市采取特殊政策,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新兴产业开发区和研究机构;二是,明确城市职业教育改革需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专业设置更多偏向于提高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和发展第三产业等层面;三是,以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为代表的城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较多,受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影响深,思想教育工作开展力度大。

3.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1992—2002):提升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要持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进一步要求,围绕经济建设中心,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突破,政治体制改革要继续深入,精神文明建设要切实加强。为此,要在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工作领导的前提下,重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思想。

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务必需要依靠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及二十一世纪初期教育体系建设的具体要求与思路举措,强调着实提升全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将人口数量优势更多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随后《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等文件相继出台,为努力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作出了具体部署。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逐渐缩短,迫切要求构建国家自主科技创新体系。为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大科技工作者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在努力学习、掌握和应用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的同时,针对经济建设、科技国防、社会发展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的重大科技课题,展开技术攻关,逐步构建起独立自主的国家知识创新体系。

在提升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文化建设方针指引下,城市文化工作承担着两个特殊使命:一是,强调将城市先进文化向农村地区普及,切实缩小城乡文化建设差距;二是,沿海开放城市承担向内陆城市传授开放与管理经验的重任,以加快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开放格局。

4.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2002—2012):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

在全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十六大、十七大相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新要求。就文化建设层面而言,十六大报告指出,“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十七大报告提出,“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相较于前期城市文化建设方针,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成为文化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面对腐朽落后思想文化沉渣泛起的挑战,建设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加协调的全面小康社会,必须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此,巩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引导全国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持续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积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成为此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主要方向。

此外,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明显增多,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为切实提升国家竞争力,争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中占据主动,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从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努力培育全社会创新精神等层面作出具体安排。

随着我国总体上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城市文化建设更多承担引领和示范作用,表现为城市更加注重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建立国家网络舆情监测体系。同时,以重点城市为试点,逐步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发展模式,为全国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至今):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新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新台阶。继而,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主要任务调整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突破性地将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通过弘扬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积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举措,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1.弘扬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继而,在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建设,一方面通过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另一方面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创作出更多符合时代精神的文艺作品,更多汇聚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出台,明晰了繁荣中华优秀文化的重点任务,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指明了方向。此外,在以中华优秀文化为基础,加强文艺作品创作的同时,中国共产党十分注重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建设,积极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实际又面向世界需要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

2.积极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

面对当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上的能力和水平,同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太相称的实际,中共中央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提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要求,并要求围绕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棘手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和方案。2022年4月,中共中央印发了第一部国家层面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目标任务,提出38个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主攻方向,列出28个传承中华学术的重大文化工程项目,计划指导建设一批以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为特征的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

3.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当今时代,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的和非主流的同时并存,先进的和落后的相互交织,社会思潮纷纭激荡。”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阶段,更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坚决抵制西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渗透,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意识形态领域重点开展了四方面工作:一是,倡导培育和践行以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层面价值要求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二是,以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为标志,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宣传、研究阵地;三是,在“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思想指导下,切实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四是,依法加强网络监管,不断提升网络空间治理效能,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绘就网上网下同心圆。

4.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长期以来,在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背景下,中国已经成为在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科技创新对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然而,必须认识到,相较于世界科技强国,中国发展仍面临重大科技瓶颈,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为此,进一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为新时代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环节。具体地,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等现实要求下,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纲要》等一系列关于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生态构建、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方案措施,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实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战略目标提供了思路举措。

弘扬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积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城市文化建设的重点方向。城市文化建设工作在遵循上述具体战略方针基础上,注重保护城市历史遗迹和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就保护城市历史遗迹而言,强调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借鉴国外城市建设经验,更要注重保护城市的历史遗迹和文化古迹,更好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就建设科技创新中心而言,强调发挥中心城市智力资源的集聚优势,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支持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世界级的科学前沿阵地。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城市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75年来,中国共产党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指引下,围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三个时期的城市工作重点任务,领导全国人民在斗争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累了宝贵的城市文化建设经验。

(一)坚持与时俱进

“文化是反映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的,但它同时又能指导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城市文化建设,始终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助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体现出城市文化建设的时代性。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顺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的需要,城市文化建设服务于独立自主的政治经济体制建设,并且依据不同的社会性质,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不同的城市文化建设重点任务。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顺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的需要,城市文化建设服务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并且伴随着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的持续深入,在改革启动和局部试验时期、以城市为中心的全面改革探索时期、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不断拓展城市文化建设的深度与广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顺应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需要,城市文化建设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具体通过弘扬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积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举措切实助推文化强国建设。

(二)坚持人民至上

“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城市文化建设,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将提升人民文化素养,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出城市文化建设的人民性。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城市文化建设的侧重点在于对工商界人士进行思想改造,同时倡导创作思想性和艺术性更高的作品教育人民群众,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成为国内主要矛盾的背景下,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主要方向,继而持续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注重提升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自信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之一,以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目标,城市文化建设强调通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加社会精神文化财富,丰富人民精神世界。

(三)坚持开拓创新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城市文化建设,始终坚持在赓续历史文脉中,持续推进文化创新,体现出城市文化建设的先进性。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适应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改变了城市长期以来受帝国主义压迫、带有封建迷信色彩、服务于少数特定阶级的旧教育模式,并且在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方针指引下,通过发展文艺事业,不断满足人民对于先进文化的需要。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以城市为中心,中国共产党大力推进科技教育体制改革,提倡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知识经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推动先进文化向全国普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注重保护城市历史遗迹和文化古迹的基础上,实现城市文化的创新性发展,焕发城市活力。同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心城市成为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集聚地。

(四)坚持多元融合

“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城市文化建设,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指导下,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繁荣和发展中国先进文化,体现出城市文化建设的包容性。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摆脱教条主义、官僚主义的束缚,中国共产党提出在艺术形式和风格上百花齐放,在科学学派和学术观点上的百家争鸣的科学文化领域指导方针,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倡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借鉴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外先进科学技术,通过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形式,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城市文化建设注重保护城市文化遗产,传承城市历史文脉,提升城市人文底蕴,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牢中华文化繁荣发展根基。



中国共产党城市文化建设的前景展望

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强调了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在坚持与时俱进、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开拓创新、坚持多元融合的中国共产党城市文化建设经验基础上,结合打造宜居、韧性、智慧的现代化城市建设任务,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城市文化建设应遵循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符合中国式城市现代化建设要求,推动多种先进文化的有机统一。

(一)遵循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强调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要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城市文化建设需秉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不断提升个人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促进人的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协调发展。为此,一方面,要重视城市文化设施的建设与利用。加大对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剧院等文化设施的投资,保障城市常住人口公益性和普惠性的文化需求;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及文化艺术展、文物古籍展、非遗展、数字文化体验展等展览展示活动,满足城市不同群体的差异化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拓展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在城市的不同社区,创建基于社区特色的公共文化空间,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的文化设施和丰富的文娱活动;加大对城市中废弃厂房等闲置空间的利用,扩大公共文化空间的规模和覆盖范围,为个人参与城市文化建设提供广阔舞台。

(二)符合中国式城市现代化建设要求

城市现代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主战场。未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城市文化建设,应结合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中国式城市现代化的建设要求,着重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加强文化教育和人才培养。通过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家校合作和社区参与等举措,完善城市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培养更多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注重文化产业与城市规划的融合。文化产业对于展示城市形象、优化城市空间和提升城市活力具有深远影响,应将文化产业园区、文化创意园区等纳入城市规划,促使文化设施和文化产业布局与城市规划协调发展。三是,树立绿色文化发展理念。强化绿色发展理念的宣传教育,提高城市居民对环境保护的认知;鼓励低碳出行方式,加强能源管理与节能减排,培养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生产方式。

(三)推动多种先进文化的有机统一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务必需要推动现代科学技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先进文化的有机统一,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战略支撑、文化底蕴与精神源泉。首先,面对外部讹诈、遏制、封锁、极限施压的国际环境,城市需充分发挥前沿科学技术阵地的重要作用,坚持创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尽早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其次,中国式现代化建立在传承中华文明的基础上,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即在扎实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的同时,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赓续城市历史文脉。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精神源泉。面临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新阶段带来的新挑战,需要在城市大力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城乡医保整合对农业流动人口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路径及政策优化研究
下一篇:中国式现代化的民生为大特质研究

期刊简介

主办单位:兰州市社会科学院
刊期:月刊
主编:曾月梅
副主编:王望
编辑部地址:兰州市金昌北路75号
通讯(投稿)地址:兰州市中央广场邮局《兰州学刊》信箱
电话:8801976
邮编:730030
Email信箱:LZXK@chinajournal.net.cn
Email信箱:LZXK@vip.163.com

最新公告
×
近期有作者来电反映, 有人借我刊名义从事征稿活动并非法收取审稿及版面费用, 扰乱了杂志社正常的工作秩序, 影响了《兰州学刊》杂志社的声誉。《兰州学刊》杂志社在此郑重声明:本刊从未与任何公司或个人签订组稿合作协议,凡以冒用我刊名义征稿的中介机构均未获得我刊的任何许可,其工作人员均非我刊的工作人员,与之相关的经济与法律关系...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