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刊于《兰州学刊》2024年第八期(P033-045)
新质生产力赋能区域一体化发展:理论逻辑与路径选择
占智勇 徐 政 郑霖豪
摘 要: 区域一体化发展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协同发展是我国面对新发展格局作出的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佳集中体现。新质生产力是传统生产力的演进,是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高素质基础的劳动者、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是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的跃升,具有强大的创新发展动能,能引领开创社会生产新时代。因此新质生产力具有丰富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是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丰富科学内涵和具体实践路径的崭新概念。新质生产力为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从理论逻辑分析是以要素流通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以新质劳动力提升区域人才高素质、以科技变革助推区域创新深度融合、以模式转变辅助区域城市治理转型。实践证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以核心科技创新为第一动力,形成区域创新协同、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助推区域产业协同、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要载体,形成高效能生产力、以人才建设为发展的主要抓手,形成区域人才集聚,加快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区域一体化;产业协同;区域创新;高质量发展
区域一体化发展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之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实施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规划,有助于推动更高起点的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将区域协同发展战略与其他重大发展战略相互配合,完善和提升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空间布局,有助于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作为核心要素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新的选择,区域一体化发展为构建产业强国、培育新兴产业和壮大未来产业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因此,理清新质生产力赋能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逻辑机理和实践路径对加快形成区域新质生产力,抢占发展制高点,赢得发展主动权具有重要意义。
高质量发展是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必然要求,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指导实践。新质生产力理论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党和国家发展新格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升华,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质生产力是传统生产力的跃升和演进,是一种先进生产力质态,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进步,更是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等多层面的全面升级和转型。
技术革命性突破、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催生出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质态,是对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的优化组合,具有强大发展动能。当前,针对新质生产力的研究较为全面,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从生产力理论视角。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进步的体现,是传统生产力理论的最新表达,白暴力和王胜利基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提出生产力创新发展论、生态生产力要素论、生产力发展时空因素论和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跃升论等内容,研究认为生产力诸要素的相互融合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源泉,生产力进步是人类文明实践的最佳体现。彭绪庶研究指出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新质态表现,是生产力理论在新发展格局下的体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通过要素融合展现强大发展动能。二是从生产要素角度,盛朝讯研究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条件和培育路径,发现数据生产力作为新质生产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和传统土地、资本、劳动力等要素相互交融共同培育新质生产力。冯永琦和林凰锋认为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要素作为生产要素的价值凸显,其能催生新质劳动资料、创造新质劳动力,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动力支撑。黄群慧和盛方富研究指出新质生产力要素是由新质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劳动资料等构成,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应扩大新旧生产要素融合,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三是驱动力视角。胡莹和刘铿等认为马克思生产力理论是驱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理论基础。因此新质生产力理论是具有科学依据,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特点的发展指导思想。钞小静等提出作为一种新型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依靠是技术创新引领和质量优先,目的是发展动能重塑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数字技术发展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支撑,米加宁等研究提出算力驱动新质生产力形成,并系统阐述算力基础驱动社会生产力进步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从产业动能研究角度出发,刘志彪等认为新质生产力具有制造模式智能化、生产结构绿色化、产业形态融合化等鲜明特征,其驱动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坚持对传统产业实现智改数转,坚持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焕新传统产业。
综合已有研究成果发现新质生产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生产力的质态跃变,是以核心科技创新为主导,符合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新”体现在充分发挥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发展动能,通过要素流通和产业变革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变。新质生产力的“质”体现在数字技术和先进制造业全面融合,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为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一)区域一体化的内涵特征
区域一体化是指在一定地理区域内的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通过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协调,逐步消除彼此间的发展障碍,增强经济交融和政策协同,从而形成更为紧密的经济和政治联盟的过程。区域一体化的目的是促进区域内部各成员间的贸易交流和投资,增强区域内的竞争力,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和政治稳定性。邓文博研究认为区域一体化是促进城市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其能够有效减少流通成本,发挥市场规模效益,促进产业专业化和知识溢出效应。曹明福和李树民提出区域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市场分割和市场壁垒特点会导致市场规模难以形成,区域一体化进程有助于打破地区差异。针对一体化进程产生的效果差异,陈喜强和姚芳芳提出区域一体化会产生“倒U型”影响,在一体化进程初期,区域差距扩大,但是到了中后期,区域发展差距会缩小。也有学者关注我国区域一体化的重大实践,YE等重点聚焦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认为长江经济带建设能发挥人口、城市、产业和市场四大要素的资源优势,是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Luo等的研究同样支持我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区域战略,认为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协同发展和沿江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必要途径。
(二)区域一体化的研究现状
区域一体化是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在地缘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层面上通过合作和整合,形成更紧密的经济合作关系和政治联盟的过程。针对区域一体化相关研究重点涵盖了其动因、模式、效应以及实践过程中的挑战和应对策略。吉富星和樊轶侠从财政制度安排出发,探究区域经济一体化制度保障机制,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实例出发深刻指出财政制度应调动各地方政府积极性,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朱为群和宋姗姗指出包括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消除、共同市场的建立、经济政策的协调,以及可能的单一货币的使用等因素将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的主要难点,应正确处理跨区域税务等收入分配问题,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政治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的结果,滕新玉等最新研究提出区域内政治一体化概念,区域内各主体之间协同治理的技术下沉路径呈现区域差异和多元化特点,最大程度提升政府治理水平。蔡岚的研究也提出合作治理是社会治理的主流模式,政府间合作治理框架是构建区域政治一体化的有效探索。
在国外研究中,区域一体化常常与全球化趋势相结合,考察不同地区如何通过一体化提升自身的全球竞争力。欧盟是典型的研究对象,其通过实现政策、法律和货币的统一,构建了国际上最为深入的区域一体化实例。欧盟的成功在于其制度的完善和成员国间的深厚政治经济合作基础。Benjamin等广泛研究其经济政策协调、法律体系统一以及单一市场和货币联盟的形成过程,并以此分析地方政府对欧洲一体化的反应。这些区域一体化努力通过创建共同的市场和经济空间来增强整体的竞争力和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
在中国,区域一体化的研究则更侧重于如何通过政策创新和区域合作促进国内不同经济区域的均衡发展,特别是针对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京津冀等区域。郭艺等研究集中在如何通过一体化策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升级和改善区域经济结构。张可探讨了区域一体化对于解决城乡污染治理差距、推动环境保护和社会政策一体化的潜在贡献。潘春苗等研究主要聚焦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地区的协同发展,探讨了政府如何通过政策引导、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升级来推动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尤其是如何通过高效的资源配置和市场整合来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此外,刘乃全等研究还涵盖了区域一体化对城乡发展差异、环境保护和社会政策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法律和行政手段来保障一体化进程的顺利进行。
(三)区域一体化的现实困境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显著、市场活动参与者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区域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必要条件。在一体化发展的框架下,各经济体通过合作有利于产生协同效应,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实现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但是,区域一体化进程受限于多种因素制约和困扰,国内外区域协同均面临多重困难。
首先,区域内成员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经济利益未能同步。作为国外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典型代表,欧盟和欧亚经济联盟项目成员内面临发展水平不均和经济规模差距大,欧元区的弊端日益显现。其次,区域内平台整合效果欠佳。东盟是东南亚地区较为成熟的区域协同发展项目,东盟成员国内仅是与政府关系密切的企业能参与合作项目,地区内的产业集群效应难以发挥,经济成效较差。周嫱研究指出,中国和东盟合作共建的产业园区布局不够均衡,园区内牵头企业的产业集群效应无法凸显,人才和资金面临窘境。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国内的京津冀协同创新区、粤港澳大湾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以我国长三角区域内三省一市为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年来,在缩小与世界极城市群发展差距还存在困难,在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仍然存在不足。根据相关省市统计年鉴数据,2021年长三角人均GDP为1.6万元,位列世界六大城市群末尾。目前长三角区域内三省一市科技成果转换率仅为1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40%,创新是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长三角区域内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任重道远。根据《2023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协同创新指数》数据显示,1985—2023年,长三角地区城市间专利合作次数为28702次,但是仅城市内部合作次数就有23589次,城市间合作仅占所有专利合作比重的54.89%,城市间合作比重仍然不高。其中,上海、杭州、南京、苏州等城市与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建立了较为紧密的合作联系,而大量城市在长三角制造业专利合作网络中相对边缘化,长三角内科技创新网络驱动效应仍未形成。在高素质人才建设层面,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数量为研究对象,从分布情况来看上海市共有285名,名列第一,在长三角占比为45.4%。江苏省紧随其后,有215名,在长三角占比34.2%。浙江省和安徽省的高层次人才在长三角分别占比15.1%和5.3%。地区高素质人才集聚差异化现象较为凸显。
针对区域内产业分工和合作程度不高,刘志彪和孔令池研究提出区域一体化过程中地区间产业发展水平较低、产业分工特色不够明确、区位优势重合度较高,阻碍新兴产业发展和未来产业培育。陈雯和杨柳青也提出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实施以来,区域合作过程中出现行政分割或地方保护阻碍了区域发展,应更加关注成本共担利益共享原则。在迈向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高丽娜和蒋伏心提出长三角应站在新发展阶段,在要素融合、技术创新和产业分工上应以新一体化为导向,以经济合作为主线,构建普惠性区域政策体系,完善更高质量的区域一体化。
当前针对新质生产力的研究鲜少有涉足促进区域一体化方面,本文总结前人研究成果,提出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融入国家区域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中去,厘清新质生产力在促进区域协同发展中的逻辑机理和实践路径,对于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要素流通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
新质生产力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和流通,不仅包括物理要素资源的流通,更重要的是数字信息、技术和创新思维的共享,打破地理和行政壁垒,促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要素流通不仅提升了区域内部的资源利用效率,还促进了地区产业间的互补和协同,加速了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的重组优化。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优化了新旧要素融合,为构建区域城市间高效的物流系统、统一的市场运行秩序和普惠的政策措施提供更多选择,显著增强区域内部的经济一体化程度,促进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推动整个区域的高质量发展。
首先,要素流通优化资源配置机制建设。在区域一体化发展框架下,要素流通助推资本、劳动力、技术和信息等生产要素共享,要素自由流通加速了创新的扩散,优化资源配置效率。这样的资源配置机制建设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还推动了区域间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发展,增强了区域整体竞争力。此外,优化要素流通机制建设有助于降低区域间的交易成本,形成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的良性循环。通过打破区域壁垒,实现资源的跨区域流动和优化配置,从而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其次,要素流通促进统一大市场形成。资本、劳动力、劳动资料等生产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从而实现资源的自由配置,实现区域市场开放和融合,减少了市场壁垒提高市场运作效率。统一大市场建设有利于完善资源要素配置体制机制,促进区域间资源的共享和互补,实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利用,市场一体化推动了区域间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增强了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同时有助于区域产业集群的形成,推动区域间产业的协调发展,提升整体创新能力。
新质生产力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培育未来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要素流通的本质是资源的优化配置。资源优化配置加速高技术产业的聚集效应形成,不仅提高了区域的经济附加值,还带动了相关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助推产业协同发展。依赖于一体化发展框架下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区域一体化不仅提供了物质资源的高效配置,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个信息数据共享、技术交流和人才流动的开放环境。培育新质生产力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区域产业的协同发展,带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升级,有助于区域应对全球化挑战。
(二)以新质劳动力提升区域人才高素质
新质生产力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强调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来提升生产力水平。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具备高技能、高素质并能适应新技术变换要求的劳动力,即新质劳动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质劳动力通过提升区域人才素质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第一,以新质劳动力促进产业升级。新质劳动力通过其高技能和创新能力,直接推动区域产业从传统制造向高技术和服务导向转型。例如,在长三角区域,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地区高素质的新质劳动力的支撑。随着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在提高,聚焦产业所需、人才所需,重视提高产业链与人才链的匹配度、紧密度,推进产业与新质劳动力融合发展。吸引集聚高层次人才,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研发、人才培育,推动产业发展与人才集聚同频共振。
第二,以新质劳动力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区域创新不仅依赖于技术和资本的投入,更依赖于能够进行科研和技术开发的高素质人才。新质劳动力通过参与区域内的研发活动,促进了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的产生,增强了区域在全球创新网络中的地位。同时,新质劳动力的培养离不开先进的教育支持。区域一体化推动了教育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长三角地区拥有全国17.08%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院校221所,占全国的17.47%。在优质高校方面,长三角地区拥有35所“双一流”建设大学和41所“双高计划”学校,分别占全国的25.55%和20.81%。长三角区域内实施高等教育联盟和交流机制,共享实验室和科研设施,这为培育新质劳动力创新生态形成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第三,以新质劳动力推动人才自由流动。在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框架下,新质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减少了人才配置的地理限制,使得具有高素质和高技能型人才能够在区域内寻找与其技能和兴趣相匹配的工作,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广泛的人才储备。区域一体化发展可以通过灵活的劳动市场政策,如简化跨区域就业的行政程序,提供高层次人才服务政策等,优化新质劳动力的流动和优化配置。区域内互联互通以及移动平台动态提供就业信息、职业资源需求,以及符合新质劳动力发展机会,新质劳动力以其高素质等优势反作用于区域内劳动力市场质量提升,充分发挥新质劳动力在区域一体化中的人才虹吸作用。
(三)以科技变革助推区域创新深度融合
产业变革和科技变革是新质生产力核心特征,通过科技变革引领区域创新,坚持产业变革是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动力。这种由技术革命性突破和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所驱动的生产力变革,不仅优化了经济结构,也极大提升了区域内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科技变革在这个过程中起到核心要素作用,促进了区域一体化创新的深入融合。
首先,科技变革促进产业互联互通。科技变革在区域一体化中的首要作用体现在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随着智能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区域内的产业能够在新技术支持下实现高效率和高附加值的生产方式。传统制造业企业通过引入数改智转,加强新旧产业间互通提高了生产自动化和柔性化水平,大幅度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这种产业的技术升级和互联互通机制,不仅吸引了更多的资本和人才聚焦于高技术领域,也为区域内的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其次,科技变革加强区域内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以科技变革倒逼区域内研发资源的整合和协同。通过建立跨地区的研发中心、共享实验室以及联合创新平台,加强区域内核心科技协同攻关和产业创新,实现区域内的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能够共享科研成果和技术资源,实现知识和技术的快速流动与整合。这种科技创新协同机制不仅缩短新技术的研发周期,还提高了科技创新的落地率,增强研发的附加值。同时,协同创新促使区域内的创新主体在相互学习和竞争中提升自身的研发能力和创新水平,从而推动了整个区域创新系统的优化,促进区域经济政策的创新与协调。
最后,科技变革推动区域跨界融合创新。跨界融合创新推动不同领域之间的技术、经验和资源相互渗透、融合,形成新的科技成果和创新商业模式。科技变革催生了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其中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生物技术与医疗健康等领域的融合尤为突出。融合数字技术与制造业的创新,推动了智能制造的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生物技术与医疗健康领域的融合创新,推动了个性化医疗、精准医学的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首要前提是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这种跨界融合创新为区域要素创新配置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不同领域之间的合作与创新,打破了传统产业壁垒,促进了知识和技术的交叉传播,加速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通过跨界融合创新,区域经济可以更好地适应科技变革的潮流,提高了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科技变革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特点,其在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中的作用愈发明显。通过促进产业升级、研发协同、融合创新,科技变革为区域一体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支持,是实现区域内部协调发展和对外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
(四)以模式转变辅助区域城市治理转型
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总体要求,区域一体化发展是推动治理模式转型的创新探索。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主导作用,摆脱传统方式,具有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特征,通过发展模式的转变推动区域内城市治理的转型。这样的发展模式转型不仅涉及经济领域的创新,更包括政府公共管理、社会服务和环境治理的创新,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
第一,新质生产力助推产业模式的转变。新质生产力强调以技术创新和要素优化配置为基础的产业发展模式,突破了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和低成本劳动力的增长方式。新质生产力赋能区域产业模式创新,本质是坚持发展高技术产业为主要驱动力,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产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附加值。同时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新目标,倡导环境友好型和循环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新质生产力不是对传统生产模式的摒弃,应坚持先立后破、因地制宜的总基调。通过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促进了从传统制造向高技术和服务导向的产业结构转变,这不仅增强了区域经济的竞争力,也提高了产业全要素生产率,优化城市产业治理体系转型升级。
第二,新质生产力助推区域政府治理转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区域内政府公共管理模式的转型具有深刻影响,坚持区域同质化管理和全流程治理,通过利用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推动政府治理向“智慧城市”转型。这包括智能交通系统、智慧能源管理、数字化公共服务和在线政务等,大大提高了政府治理的效率和效果,提升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和政务阳光化,鼓励全民共建共享,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增强了政府的透明度和互动性,提高了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民主性和公开性,居民可以通过电子平台等新质工具参与政策的讨论和监督,增强了政府的责任感和服务水平。
第三,新质生产力助推区域韧性城市建设。培育新质生产力提升了城市应对复杂社会、经济和环境挑战的能力,对于构建韧性城市群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进一步推进区域应急协同制度规范建设,加强区域重大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建设,深化区域安全风险联防联控建设,强化区域综合应急支撑保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例如长三角一体化建设通过数据分析预测和管理城市人口流动、环境污染和公共安全问题,增强区域内抗风险能力,使城市治理更加科学和精细。同时新质生产力通过助推区域内智慧城市建设和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提高城市在社会稳定、公共卫生事件和自然灾害扰动下的韧性,增强了区域内各城市应对共同挑战的能力,加强了区域合作和资源共享。
新质生产力通过推动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促进城市治理的现代化,优化区域内部经济结构和提高治理效率,促进区域一体化的纵深发展,使区域协同成为国际合作和竞争的先行示范区,以科技变革和创新驱动为核心的发展策略,是推动区域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以核心科技创新为第一动力,形成区域创新协同
科技创新是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首要驱动力。创新资源的整合,重点在跨区域,难点也在跨区域。应以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等方式,着力完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从空间分布视角,创新要素具有明显的地区集聚特征,不同地理区位尤其是东部与中西部之间差距明显。从内部结构视角,多数地区的创新要素集中在建设周期短、回报见效快、与应用相关的创新项目上,对基础创新和高科技技术创新重视不够。为此,应以高科技创新加快建设区域一体化联动式创新要素网络,促进创新要素在区域间的高效配置,提升区域创新效率。
第一,推动跨区域跨部门科技资源整合。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需要打破部门间的组织壁垒,通过建设区域内研发中心、创新平台和技术转移机构,区域内的政府、科研院所、企业可以共享资源,进行科研合作。着力推进跨区域整合创新资源,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以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的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跨区域布局为依托,推进区域科创资源在城市间实现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着力打造区域创新共同体,加快形成区域联动、分工协作、协同推进的科技创新体系。
第二,构建区域创新协同机制。科技创新整合需要良好的创新生态服务体系,构建全方位的科技服务体系,针对区域内不同主体创新发展的差异化需求提供个性化科技服务。区域一体化要求各地区之间建立技术研发和知识共享的平台,包括创新研发中心、创业孵化器,以及跨区域的科技合作网络。这些平台能够促进区域内的资源整合,包括人才、资金、信息等,从而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技术的普及。优化政策协调与制度创新,区域内的政策协调是科技创新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加快制定统一科技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和技术标准。同时构建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针对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提供精准化金融服务,针对产业链供应链不同环节提供充分的金融要素保障和产业政策支持。
第三,以高科技创新作为协同创新的第一动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创新范式发生重大变化,以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多个前沿技术领域交叉融合,发生多点突破、齐头并进的链式变革。基础创新和深度创新的需求不断增多,传统创新无法赶上全球科技竞争步伐,必须敏锐把握好科技创新方向,更加关注颠覆式创新和高科技研发,全面提升区域创新战略谋划和快速响应能力。以高科技创新和颠覆式技术创新赋能区域协同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向更高质量和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让高科技创新根植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土壤,培育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引擎。
(二)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助推区域产业协同
产业转型升级是区域一体化的关键实践路径,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融合化。新质生产力通过科技创新、要素配置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产业深度转型。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是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选择,传统制造业是我国产业的根基和主体,是区域发展的主要动能,推动产业升级是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重要举措,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制造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关系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局。
首先,高度重视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意义。一方面,产业转型升级在区域一体化过程中的重要着力点是提高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通过引入高新技术和发展高附加值产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能够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竞争位置。另一方面,产业升级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优化了资源分配,将资源从低效率部门转移到高效率、高生产力的部门,提高了整个区域的经济效率和生产力。增强区域内部的经济协同效应,通过产业链的整合和优化,形成区域内部的经济联动,促进产业间的相互支持和补充,强化区域内部的市场一体化。
其次,厘清产业转型升级的实践路径。突出技术创新与应用的核心地位,技术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鼓励以企业为主体,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机构,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率,区域内的企业和科研机构需加强合作,共同开发新技术,加速技术在产业中的实际应用。通过政府政策扶持,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创新支持基金,激励企业投入更多资源用于研发创新。此外,引入国际先进技术和通过技术引进、学习、吸收再创新的方式,大力推进企业智改数转网联,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加快全要素深度融合,加快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积极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实现共享技术解决方案和问题工具包,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整体推进数字化转型,,积极推进供应链数字化,加强数字化供应链建设和产业链资源共享。推动工业互联网与重点产业链“链网协同”发展。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中,通过优化双链融合可以有效提升区域产业的整体效率和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增强了区域产业参与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的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策略,要求区域内部不仅要加强高技术创新,还要通过政策支持和市场机制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产业链水平。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主体联动作用,政府作为提供方向指导和政策支持的主管部门,而企业则是技术创新和市场应用的主体,通过相互合作模式,加强战略谋划、统筹协调和重大问题研究,有效促进区域内的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三)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要载体,形成高效能生产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主要载体和增长点,这些产业通常具有高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和高附加值,构建战略性产业集群对于因地制宜培育区域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支持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不仅可以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新动能,还可以充分发挥各地产业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优势,结合产业链配套需求等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提高承接转移承载力,差异化布局高效能生产力。
第一,充分认识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指的是那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高技术含量、良好经济效益和市场潜力,且能够带动经济和科技进步的产业。这些产业往往处于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沿,具有引领未来发展趋势的能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推动区域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新兴产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前沿阵地,通过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可以实现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升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培育一批主导产业鲜明、市场竞争力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这些产业通常具有较高的附加值,能够为区域经济带来稳定而持续的增长动力,减少对传统资源的依赖。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和高级化,增强区域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多元化的经济结构能够提高区域经济对外部冲击的抵御能力,增强区域经济韧性。
第二,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生产力高效能。构建创新网络和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依赖于创新系统的支撑。区域一体化过程中,通过构建跨区域的创新网络和产业集群,集中优势要素资源如资本、人才、技术和数据,形成协同效应,加速新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通过建立区域内的科技园区,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共享研发成果和市场信息。推动政策协同和标准统一,区域一体化要求打破政策壁垒和地域保护措施,特别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如知识产权保护、产业准入政策、环境标准等。通过统一的政策和标准,可以降低区域内企业的运营成本,避免政策碎片化带来的市场壁垒,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加强区域内外的开放合作,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开放的市场环境和国际合作。区域一体化有助于打造开放型经济体,通过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和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区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推动区域一体化的重要载体,不仅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还能通过构建区域创新系统、推动政策统一以及构建开放新格局等方式,有效地促进区域内的经济协同和一体化进程。未来区域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将更加依赖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发展和创新能力。
(四)以人才建设为发展的主要抓手,形成区域人才集聚
人才是驱动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区域一体化需要建立高效的人才培养、引进和落地机制,确保高素质人才集聚以支持区域发展。人才是推动区域持续创新的关键资源,在全球化和技术迅速发展背景下,区域一体化发展本质是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资源的集聚,通过以人才集聚建设为核心,区域内可以培育良好创新生态环境,加速知识创新和技术转移,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首先,理清人才与区域一体化的关系。人才集聚对区域一体化有着直接和深远的影响,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同发展是党和国家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出的重要部署。当前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区域协同发展不断向更深层次迈进,亟需理清人才建设对于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纽带作用。为区域人才要素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夯实基础,形成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基础优势。一方面,集聚的高素质人才能够通过其知识和技能的互补性增强区域内的创新能力,促进新技术的研发和新产业的兴起。另一方面,人才集聚促进区域内前沿科技和创新思想的交流,提升区域的创新虹吸效应和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产业项目落地。
其次,优化人才结构建设战略路径。积极优化人才教育和培养体系,建立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教育体系,包括基础教育的普及和专业技能培训提升,深化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改革。区域内应构建多层次、多类型的教育体系,强化与产业需求相结合的应用型教育,特别是在工程技术、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数字技术等契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同时建立跨区域人才流动机制,为促进人才要素自由流动提供政策和服务保障,区域一体化发展策略中应去除行政和法律上的障碍,打破区域壁垒,建立公平的劳动市场和人才服务体系。强化企业与高等院校的合作,校企合作对于技术人才的实践技能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区域内可以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参与课程设置、实训基地建设和科研项目合作,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积极鼓励建立企业创新园区、高校创业孵化器等,为创新型人才和科创团队提供必要的实践资源和政策服务,加速科技创新创业项目的落地生根。
实现人才要素的高效配置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不竭动力,发挥组织结构优势,打破人才体制机制弊端,通过灵活高效的运作模式和市场化手段,推动人才高质量集聚,助力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才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核心要素,以人才建设为发展的主要抓手,提升区域的创新能力和经济活力,通过促进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和优化人才结构,形成区域一体化的强大动力。区域内各主体应密切协调与合作,共同构建一个全面、开放和动态的人才发展环境,形成人才集聚的新高地、协同创新的新样板、高效发展的主战场,有效地促进区域一体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